學校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時間:2016/3/30
學校文化管理是繼經驗管理、科學管理模式之后出現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它不是對傳統管理模式的簡單否定和取代,而是對傳統學校管理模式的整合和超越。
學校文化管理的中心,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強調以人為本,堅持把人作為學校管理和一切工作的中心,把關心人、滿足人、發展人、完善人作為學校管理的主要目的。
那么,學校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發展人。這里指教師(教育者)與學生(受教育者)的共同發展。教師與學生,是學校的兩大主要群體。
在學校管理領域,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最明顯最集中的體現,就是實行文化管理,突出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把人放在學校管理諸要素的首位。兩者共同的元素,都閃爍以人為本的光輝。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發展為根本。
我認為:學校最適合文化管理,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是促進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并不是企業生產的標準件。
教師的發展,同學生的發展相比,是首要的、是關鍵的。因為只有教師的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們首先要關注教師的發展。
怎樣促進教師的發展呢?
1、在學習中體會——“讀書”。
讀書。教師是最應該讀書的人群。讀書是同大師對話,同文本交流。多讀書,讀好書。這樣可以凈化心靈、增長見識、發展能力。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教師都很忙,在學校有一堆業務,備課、上課、批改等,在家也有一堆事情,家務需要做,孩子需要輔導。但是,一定要擠時間讀書。一學期精讀一本好書就行。和孩子一起學習,營造書香氛圍。你在廳里打麻將看電視,孩子在書房里還能安心學嗎?
上網。網絡世界更是五彩繽紛。但我們如何利用這個重要資源,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電腦已經普及了,查閱資料、搜集信息那可就太好了。利用網絡讀書也是可以。
2、在工作中反思——“教書”。
“在做中學”,這是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杜威(1859—1952)的觀點,同時也是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貫主張。
素質教育還特意強調指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盡管是針對學生學習的觀點,但是遷移到教師自身發展也是完全適用的。
我們已經做上教師職業,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在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反思,在工作中總結,仍然是一種好的方法。
立足課堂,立足學科。課堂就是戰場,學科就是陣地。在戰爭中學會打仗。
3、在寫作中感悟——“寫書”。
寫作是創新性實踐。寫是對做的反思;也是對讀的反思。
寫啥:寫體會、故事、隨筆、日記、計劃、總結、書信、論文等。
咋寫:心靈泉水的自然流淌。心里怎樣想就怎樣寫,我手寫我心,我口說我心。寫自己的見解、寫自己的認識。
這三條途徑是一個整體:讀書——教書——寫書。以“書”為線索貫穿起來的。教師的一生,注定要以書為伴。教師人生這本書,是從讀、教、寫這三個方面展開的。
師生的發展,尤其教師的優先發展,是學校文化管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