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班主任工作之個別談話法
時間:2016/3/29
人們常常對教師冠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更體現了教師這一職業的神圣,作為教師兼班主任的我,倍感任重而道遠。與學生的相處交流中,真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班主任的工作是龐雜而細致的,個別談話是教育學生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做思想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觸碰學生心靈,把握情感變化
個別談話是師生面對面的心理接觸,既包括雙方的思想交鋒,亦包括雙方的感情撞擊。一次成功的談話也許能影響學生的一生,一次失敗的談話,事倍而功半,弄不好會適得其反。
1.學生同教師個別談話時,會猜測教師找自己談話的原因。批評、表揚、還是另有原因?所以談話之初,他們一般都很注意教師的表情、語氣,揣測教師的用意。此刻談話時教師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神情、言辭,注意談話氣氛的平和。
2.學生犯了錯誤后,一聽教師找他個別談話,會很自然地產生“防御定勢”,存有戒心,往往想好防御對策。因此,教師一開始就明確談話的內容和目的,以消除學生的疑惑和防御心理。單刀直入,不要給學生太多狡辯的機會,啟發他們先從自身找原因,再指責別人的不對。
3.學生偶犯錯誤或所犯錯誤較大時,有一種恐懼心理,表現出情緒緊張,坐立不安。教師要精心創設談話氣氛,態度要和藹,說話要有分寸,不要把問題說得過分嚴重,以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因為他們過于惶恐,會有礙問題的解決。如果教師言語過激,還可能使學生一言不發,用沉默來反抗,這樣更不利于事情的解決。
4.適時冷卻,保護學生自尊心。不管發生什么情況,即使是學生的錯誤在情理上難以原諒,班主任也不要沖動,非但不能“趁熱打鐵”,有時還需“適當冷卻”。學生犯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故意的,也有無意的。應多給學生留點自我改正的時間,冷一冷再跟學生交談,畢竟學生還是有自尊心和一定是非觀念的,冷處理既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又減少了談話的阻力。
二、選擇良好環境,創設平和氛圍
個別談話對環境的選擇也很重要,同樣的談話,環境不同,產生的效果就大不相同,而談話環境的選擇,要根據談話的內容和談話對象的個性差異。有的談話適合在辦公室或教室等公共場合,對犯錯誤的學生具有威懾力,從而促進其改正錯誤;而對那些頑皮的學生應在安靜的地方與其聊天,效果會好得多。
三、展現真實自我,加強談話效果
為了加強談話的效果,平常的一些細小工作也很有必要。一方面親密接觸多一點兒,平時,學生的業余生活、課外活動、衛生打掃我都樂于參加,有必要把自己最真實最自然的情感流露在學生面前。我也經常為自已的某個錯誤,在學生面前真誠地說聲“對不起”……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在和學生的親密接觸中不知不覺拉近了距離,融洽了情感,和諧了氛圍,為其它班內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專家們都說,班主任做得越久,“教師本位”心理就越來越嚴重。而克服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心理置換”,即盡可能地蹲下來,設身處地地以孩子的眼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學會努力蹲下來,認真考慮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努力蹲下來,更多地去傾聽、去理解、去發現,不是用自己的主觀武斷,而是用孩子們的眼光與內心去解決問題……再則,發展的眼光多一點點,工作的眼睛大一點點,去尋找孩子的優勢和長處,公開表揚、私下批評,勤鼓勵、重贊賞,努力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改進不足,做一個積極樂觀、活潑向上的好學生。
四、談話富有成效,觸動學生心靈
為了使個別談話富有成效,對學生真正起到啟迪理智和觸動心靈的作用,談話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出于愛心,而不是厭惡學生。因為學生是很敏感的,他們不會與一位厭惡自己的教師真心交談。
2.要有平等、誠懇的態度,對任何學生都不能擺出一副盛氣凌人、教訓人的架子。班主任說話要親切和氣,允許學生有不同看法。常言道:“天時不如在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師要在談話方式上下一番功夫,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打開心靈的窗戶,同教師坦誠交流。
3.要有真情,只有用真情才能感動學生。如果教師的態度冷冰冰的,是不會產生好效果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好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與痛苦告訴教師,不愿意與教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談話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心理活動,要善于從學生的眼睛里看出其內心世界的細微活動,引導學生向教師透露內心的秘密。對學生的秘密,必須保密,如果泄了密,學生就會向教師關上心靈的大門,失去教育他們的機會,而且也會使教師威信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