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治校應具備的三大條件
時間:2016/3/29
一、校長治校的前提條件——校長能力。
校長能力包括多個方面:對內管理能力——組織能力,指揮能力,駕馭能力等;對外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交往能力等。這里主要講兩個方面:
1、校長樹立學校理想目標的能力。
校長要給學校一個“夢”。校長要為學校勾畫出美麗的愿景,要為學校擬定遠景發展規劃。這需要校長挖掘本校的歷史文化積淀,探討本校的現實文化背景,分析本校的班子建設、師資、生源、辦學條件、所在社區等情況,為學校描繪出燦爛的明天。
2、校長解決學校具體問題的能力。
校長要使學?!皦粝氤烧妗?。在實現學校宏偉藍圖的征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或困難,這就需要校長具有破解學校管理難題的能力。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鄭杰提出:基于問題的解決進行管理。即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校長治校的關鍵條件——校長權力。
校長權力包括:學校發展規劃權、教育教學指揮權、組織機構設置權、教師招聘解聘權、教育科研決策權等。
1、校長擁有權力。
怎樣擁有權力呢?一是依法爭取,真正落實中小學校長負責制。如《義務教育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二是理順關系。主要要處理好學校與政府的關系。政府與學校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學校要在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政府與學校也有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政府要為學校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提供必要的辦學條件、經費保障等。
作為政府要給學校一定的辦學自主權,學校不是政府的附屬品,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的社會組織。
作為校長要善于搞好關系。關系就是生產力。協調不好關系的校長將寸步難行,搞好與政府各部門的關系,搞好與上級領導的關系。
2、校長使用權力。
利用學校領導班子的力量。校長首先要選用德才兼備的人充實到領導崗位,其次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培養干部使干部快速成長,勝任本職工作。作為校長要善于發揮學校領導班子的核心作用。
利用教師隊伍的集體力量。振興學校教育,本校教師是關鍵。作為校長要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進程。只有打造一支師德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要把好教師入口關,真正選拔一些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當教師。還要搞好教師培訓,讓教師肯干活、會干活。既注重師德修養,又關注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作為校長要善于發揮教師隊伍關鍵作用。
三、校長治校的保障條件——校長財力。
校長財力并非校長有多少錢,而是指校長能夠爭取和使用的、并且用于學校的經費的多少。
1、校長爭取財力。
作為校長要搞好與財政部門的關系,盡力爭取專項經費、公用經費等。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很難辦成事,這是鐵的法則。
2、校長支配財力。
作為校長不但善于“要錢”,還要善于“用錢”。把錢花在刀刃上。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招聘著名教師、培訓在職教師等。有錢可以增添先進設備。有錢可以招聘好老師。有錢可以請名人給老師講課,有錢可以派教師外出學習考察。還可以制定教育教學獎懲制度,干得好就讓他多得錢。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手段之一就是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