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包括管制度、管服務、管評價,歸根到底就是管文化。從目前來看,大多數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而校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勢必對學校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進程中穩定的核心驅動力量。管理文化包括學校精神文化、組織文化、制度文化等,是學校文化的靈魂。學校管理文化要遵循教育與管理規律,順應時代發展,凸顯辦學個性,體現學校特色。依筆者之見,學校管理應放大“文化”的力量,要以精神文化來引導人;以環境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激勵人;以行為文化培養人。
一、精神文化乃學校文化之本,是學校文化管理的最高層次。精神文化表現為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工作目標,包括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思想、育人理念、學校的思想文化、校訓、特色活動、讀書活動、社團活動、校風校貌等。如呼市第四十中學通過弘揚學校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光榮傳統,讓革命歷史植根于師生的內心。這樣就把學校歷史文化積淀化無形為有形,時刻教育引導著師生的成長。
二、讓制度文化強化群體價值觀,保障學校快速發展。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日常管理所形成的規章體系,管理既有紀律約束又有人文關懷。同時,它也是推進學校順利發展的堅實后盾。具體來講,一要樹立制度高于一切的觀念;二要健全規章制度;三要嚴格按制度辦事;四要對違反制度者追究責任。呼市第四十中學近幾年來通過多項措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學校首先要求非教學人員提前到崗,做好服務,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建立行政值班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校園的安全有序;學生德育工作扎實有效,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其次,崗位責任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強化了各處室和年級組的目標管理和崗位責任制,通過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了相關組織和個人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強化了教職工的責任意識,提高了教職工自覺履行崗位職責的主動性。第三,常規過程管理進一步強化。嚴格實施計劃管理,學校及各部門工作計劃層次分明。此外,在工作中,學校一直堅持人本管理,讓教師在學校事務中體現出主人翁的地位,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參與學校的管理,激發其主動意識和創造能力,提高自我價值感,從而增強工作效率。
三、組織建設是學校管理的關鍵。加強學校管理的關鍵在于領導班子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時刻踐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無私奉獻、不計名利的精神,時刻不忘與全體教職工同甘共苦。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團隊精神、管理技巧和藝術都是影響教職工的思想和價值觀的重要因素。學校的制度要靠管理者實施,而管理者對制度的認同度和解讀以及執行態度,都對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都對學校文化起著捍衛和重建作用。也就是說,塑造教師文化,必須著力開發教師的創造潛能,讓制度規范教師的創新行為。
四、校長應該有清晰的學校文化觀。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學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校長是否有清晰的學校文化觀對學校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校長對此缺乏深刻的認識,就談不上自覺地、有效地進行管理。校長應避免自身出現先進的教育思想與落后的管理方式的矛盾,避免因個人的局限,給學校的發展帶來不利。當前學校之間的競爭已從規模數量發展到文化質量的較量,學校已經被推向“市場”,而形成學校文化并使之成為師生的精神源,則需要深刻的思考和長期的積淀。如果學校工作總是在“追星”,所做的工作總是追求時尚,而缺少精神的獨立性和歷史的傳承、連續性,那么,看似繁花似錦的背后必定是缺乏文化支撐的蒼白。換言之,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既是廣大師生的行為準則,又是學校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通過它可以把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
總之,學校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作為學校文化的建設者,我們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