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從“管”到“理”急躁不得

時間:2017/3/11

一名年輕校長向我倒苦水。他剛當校長不久,滿腔熱情,把自己的家都搬到了學校,每天起早貪黑,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新官上任,他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特別是在教師考勤制度和教研制度上,進行了細致的規定,并嚴格按制度進行檢查、量化、評比。這些規章制度是針對學校的現狀制定的,剛性很強,他自己帶頭嚴格遵守。可是事與愿違,教師并不領情,開始還能勉強遵守,一段時間以后便“濤聲依舊”了。一次備課檢查時,一位老教師由于沒有執行鎮里的備課要求,與他“理論”起來,讓他很沒面子。“為何教師不聽我的,為何不理解我的苦衷,為何不聽從統一指揮?”他是一臉的委屈。

  聽了這位校長的訴說,心中思考頗多。受傳統思想影響,許多校長把管理定位在“管”上,考慮的是如何“管”住別人,追求的是一種“統一”,而很少思考管理的目的,什么樣的管理才是有效的。在這種強烈的控制欲下,產生沖突是很正常的。

  學校發展不可能“突變”

  教育管理的對象是教師、學生,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管理者在追求管理科學性的同時,必須把人性化作為重要的內容,否則,沒有人的主動參與,科學性就要打折、受阻,甚至遭到反對。僅憑幾個制度,憑著以身作則,憑著滿腔熱情,想改變一種混亂的局面是不行的。學校管理應立足于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教育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漸進過程,會對一些教師的思想意識、教育理念、行為方式等產生一定的沖擊與改變。對于成人來說,有時這種改變是一種痛苦的過程,需要與以往的“我”進行斗爭。學校管理在一定時候會反復出現同一種問題,就是源于人的思想與行為的復雜性。發展是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的,這與人的成長規律和教育的發展規律相一致,是漸變的過程,急躁不得。“跨越式發展”、“創造教育的神話”之類的語言,只能是文字游戲而已,本身就欠科學。學校發展是不可能“突變”的,有時還會出現低谷,更不可能追求所謂的統一。校長除了要改變急躁的心理、樹立正確的發展觀以外,還要不斷反思并改進管理方法。

  剛柔相濟,規范中有靈活

  強調統一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管理之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群體無意識。面對地面上的一塊垃圾,第一個人走過去,第二個人便很容易也走過去;前面一個人帶闖紅燈,后面的人就會尾隨。群體管理需要用規范性的要求進行約束,這與人性化管理之間并不矛盾。人性關懷是在制度與法律的框架內的自由,規范管理是打造團隊必需的。管理就是引領,好的制度就是要引領人們在遵循一定規則的基礎上共同向著目標努力。

教育是一項充滿著藝術性的工作,充滿著個性與靈性,過分追求整齊劃一的要求,不利于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管理需要智慧,這種智慧不是“玩手段”、“迷惑人心”,而是立足于現實的合理需求。如我們要求教師不備課不上課,但是對于教案怎么寫、寫幾頁、用什么字體,甚至教學的每一步驟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多少時間都強調統一,則顯得機械。也許有人會想,按統一的要求、一個標準、一個步調去干一項工作不是更能實現共同進步嗎?其實不然,這并不符合事物發展多樣化的規律,沒有考慮師生的差異和個性特點。如果管理者再采取強制的辦法,最后只能實現形式上的統一,校長和教師自有應付的辦法。

許多學校在管理的靈活性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有的學校在備課中讓經驗豐富、教學成績優異的老教師組織集體備課,評點研討發言,而對他們的教案不作檢查;有的學校規定任教學科目多、工作量大的教師選擇重點科目寫詳案,其余科目采取書頭備課或卡片式備課;有的學校規定年輕教師備詳案,老教師寫簡案;有的學校增強了自主性,讓教師自己選擇重點課時精備,而一般課時則可以寫簡案或者不寫教案。這種統一中有變化的靈活管理方式,讓備課的實效性增強了,大家都不必擔心備課的細枝末節而被扣分,而讓備課過程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個性,多了一些研討,更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激勵為主,管理要留“余”

  前段時間,“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無縫隙管理”之類的提法備受推崇。試想,每一件事情都要人去抓,每一個人都要把自己抓的事情抓實、抓好、抓出特色,這現實嗎?也許,這只能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教育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我們不可能將師生都納入“管道”實行自動化的標準管理,這有違人性化的要求。而且隨著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統得過死,管得過嚴”的擠壓式管理越來越不適應發展的潮流。

  管理要留“余”,就是要在管理之中留有一些發展的自主空間,讓師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休息、釋放、學習、思考,讓身心有一片寧靜自由的時空。畢竟,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之下,人的韌性是有限度的。很多所謂的名校,教師紛紛要求調走,“受不了”、“太累了”成為一些教師的肺腑之言,雖然這些學校的福利待遇都很高,但這樣的學校是不利于師生成長的。從現實來看,留有一段閑暇讓師生休養生息則顯得彌足珍貴。

  這種留“余”式的管理,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創造出更好的效果。某校加強了教師考勤管理,采取指紋簽到。這對于改變教師到崗懶散狀態是有利的,也起到了一定的規范作用。實施一段時間之后,學校聽取了一些教師的建議,對于連續幾個月不遲到的教師不再實行簽到。這種做法,讓剛性的管理多了一些尊重與信任,讓那些每次都按時到崗的教師增強了榮譽感,也讓未列入免簽到的教師增強了工作的動力。

  用心做事,讓管理有意義

認真做事,只能將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會把事情做好。教育管理要減少人的工具性,增強人的主動性,我們要把管理當成提升教師和學生素質的過程。為什么要組織集體備課,如果是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并沒有走出“唯分數論”的漩渦之中,教師和學生也就變成了工具。如果我們把備課變成一種交流、研討、提升的過程,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樂趣,就會覺得教育生活的一些美妙的地方,感受教育的幸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如果你想讓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樂趣,使每天上課不致成為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義務和程序,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都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路。”

  許多學校常常垃圾到處飛,這看似學校衛生工作沒有做好,比較臟,其實也說明了管理的機械化,沒有突出管理的教育意義。如果把清掃衛生當作一種體力勞動而懲罰學生,這樣的衛生管理是低效的。如果把打掃衛生的過程當成一種教育的過程,讓學生在打掃的過程中學習清潔衛生的意義,讓學生感受“撿起一張紙,收獲一份美德”的快樂,養成“清凈環境,人人有責”的公德意識,把衛生清掃的過程變成教育過程,學生還會亂扔垃圾嗎?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精品视频网站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 中文字幕欧美三级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一级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全 | 亚洲国产福利97野狼第一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