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指導,齊魯晚報與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欄目組聯(lián)合主辦,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山東省臍血庫協(xié)辦的2013年度“凡人歌•山東十大凡人善舉”頒獎典禮在山東新聞大廈舉行。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二5班丁文澤、高二17班楊帆、高二21班吳明碩三名學生代表,參加了這場頒獎典禮。
10組獲選人物分別是:在北京救火犧牲的山東籍消防員劉洪坤、劉洪魁;公益路上一走就是十多年的張圓蘋;幾乎所有課余時間都用來照顧福利院老人兒童的大學生李根;6歲起就開始獨自照顧爸爸的曲阜女孩扈芊芊;徒手接住墜樓鄰居的“破爛王”蔣興保;用吃剩飯來感召大學生不要浪費的煙大食堂保潔員群體;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剎車,拯救33名乘客的司機宋洋;40多年一直堅持為鄉(xiāng)鄰看病的醫(yī)生夏文用;發(fā)家致富卻不忘同村百姓的濟寧小伙路德富;通過結對子幫扶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團隊。他們的到來,也將為冬日的濟南帶來溫暖心靈的力量。他們大都不是驚天動地的大英雄,而是生活在群眾中的平凡人,雖然光芒四射,但有血有肉。他們用飽蘸真善美的心靈之墨寫就的先進事跡,可敬、可親、可信、可學。
10位道德模范的博大和質樸,彰顯著人性深處的美麗;10位道德模范的善良和正直,凸現(xiàn)出道德人格的力量。這些凡人善舉,傳遞的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呼喚的是時代的奉獻精神,編織的是和諧的錦繡之美。正是他們一點一滴、實實在在的行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人格化、生活化了。
頒獎儀式結束后,三位同學還與道德模范李根進行了交流。李根講到自己在福利院照顧老人孩子時,覺得他們就像自己的親人。每逢周六、周日以及課余時間,李根就到福利院義務服務,照顧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即使刮風下雨也未曾間斷過。三位同學被他質樸的話語、熱忱的愛心深深打動了。
當被問到對于中學生開展公益活動時,李根表示:“公益應是發(fā)自內心的對社會的關愛,并不需要驚人的舉動,應該體現(xiàn)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不僅要自己投身公益,更要帶動身邊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yè)中,傳播正能量。中學生要學會用小善舉匯聚大力量,才能更早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正如他所說,平凡中見偉大,尋常中顯高尚。這些道德模范們從事平凡的工作,過著平凡的生活,體驗尋常人的酸甜苦辣,有著尋常人的喜怒哀樂。但是,他們沒有因平凡而平庸,沒有在平凡中隨波逐流,而是用日復一日的努力、始終不渝的追求,做到了尋常人沒有做到的事情,達到了尋常人沒有達到的高度。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歲月而停歇。他們最感動人心的,不是電光火石的瞬間壯舉,而是水滴石穿的向善之行。
山東省實驗中學一直以來也都把道德教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重點,校園中曾多次開展“學雷鋒”活動,“實驗楷模”評選活動,社團和一些團支部也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近期學校又開展了“道德講堂”活動。此次凡人善舉頒獎儀式就是給學生們的道德一課,相信這種“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的美德也會在山東省實驗中學校園中處處生根,遍地開花,在每一個實驗人的努力下,這種正能量會傳遍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