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具備超前意識
在學校管理中,校長要帶領全體教師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發展的空間留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根本,樹立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是認識和發展主體的思想,致力于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成長過程,激發學生內在動因,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因此,校長應具有教學改革的超前意識,能根據教育發展形勢和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學校教學改革的頂層設計。近年來,為了破解班級教學中“一(教師)對多(學生)”最易導致的兩大問題:一是疑似學習,通俗地說,有部分學生經常處在 “人在心不在”的狀態,濫竽充數;二是虛假學習,即教師只看到 “習得的結果”,而忽視“學習的過程”,我校提出了“轉變教育方式,適應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理念,積極轉變教育方式,構建適應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德育模式、管理模式,“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建就是其中一項有益的探索。
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當一所學校處于高位發展時,謀求改革才是克服發展瓶頸的最有效方法。然而,我們面臨著既有的老問題,又有發展中的新挑戰;既要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又要協調其他方面的改革。因此,作為校長,需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來推進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關鍵,不是孤立存在的,“單打一”抓課改的工作方法是行不通的。要保障課堂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并取得成效,必須做好與課堂教學改革相互聯系的各項工作。制定學校文化戰略。課堂是學校中最基本的單位,承載著課改的所有希望。聚焦課堂,探尋學習真諦、培育共研土壤、積淀學研成果,使原來教師們似乎每天都在重復著“備課→上課→批改→考試”的工作輪回得到創新,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學始終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這也是我們實施學校校本文化戰略的要旨所在。我校校本教研“文化戰略”的基本內涵是:以“聚焦課堂”“攜手行動”“研修一體”為核心,以“探尋學習真諦”“在教學中反思、培育共研土壤”“實現智慧共享、積淀學研成果”“打造學校品牌”為主線,突出年級聯動,強化學科特色,推進學校整體發展,構建具有濃厚韻味的邗江中學課堂文化、合作文化、研修文化,讓教師充滿智慧,讓教育充滿思想。
建立人人參與制度。校長、教師、學生、家長都是決定課改成敗的關鍵因素。校長是課改的領導者和決策者,教師是推行課改的主力軍。近年來,我校特別重視教師專業發展,通過校本研修、外出學習、邀請專家作講座,從理性認識到課堂實踐,都進行了適應課改的各種培訓,全校教師基本適應了“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要求。學生和家長也是推行課改不可忽視的因素,就學生而言,關鍵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把被動的“教著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進而達到“我的課堂我主宰”“我參與、我展示、我能行、我成功”的目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互協調、互為補充的關系,學校各年級定期召開家長會,努力爭取家長、社會對學校課改的理解與支持。以活動推動課改。我校各學科建立了課堂教學改革核心小組,由教研室主任牽頭,成員由本學科骨干教師組成,校級領導參與各學科組教學研究活動,形成由年級組、教研組和備課組聯動的局面。對活動的考核評價也從多維度進行,促使師生積極投身到教學改革之中。在“樣本引路、骨干帶動、全面推開”的基礎上,學校舉行了“邗中杯”課堂教學改革評比活動,每節課都進行錄像,教研組教師同步評課,全校教師可以在線收看,參與評課。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極大地激發了教師參與課改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實踐中提升校長的專業水平校長的辦學理念是校長對教育的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它決定著校長的教育行為,指導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定位著學校的品牌形象。對一所學校而言,辦學理念就是“學校之魂”,而在這一理念引領下取得的教學改革成果,則是校長成功與發展的標志之一。
我校“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間的教學對話與合作活動,強調 “把思考還給學生”,強調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的交往、互動,“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關系,優化教學活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因此,“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價值。一是推廣優化的價值。“自主·導學”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獨特性,經過對教學理論的內化所建構的教學模式,不僅是精練濃縮的,而且具有可行性、典型性和優效性,它不是囿于某一簡單的教學方法或個人教學經驗,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論形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綜合的教學體系,便于教師直觀、迅速地把握和領會其本質,便于推廣、優化。二是示范引導的價值。“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只是給教師教學的“基本套路”,并不限制或扼殺教師的創造性。教師在運用這些“基本套路”時,可以根據具體教學條件或情境靈活調整,形成適合教學實際的 “變式”。教學模式示范引導功能的發揮,對于教師獨立教學、學校教學工作規范化、正常教學秩序的建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三是系統改進的價值。“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只是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框架,它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具體化,這就為創造性教學提供了各種可能,形成了“實踐——理論——再實踐”的良性循環,最終超越這種教學模式,以追求更高的教學境界。2013年12月6日,我校成功地舉辦了“自主·導學”課堂教學對外開放活動,觀摩專家一致認為,邗江中學的課堂真正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這種課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我校探索的“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校長的辦學思想得到落實。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校長的決策力、執行力也大幅提高,校長的專業精神得到彰顯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