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幾點認識

時間:2013/12/10

一、有關國家政策解讀
    1.必修課分類及學分
    普通高中新課程設置了8個學習領域(語言與文學類、數學類、人文與社會類、科學類、技術類、藝術類、綜合實踐活動類)、17個學科課程或學習科目內容。規定學生三年必修學分116學分,選修Ⅰ和選修Ⅱ學分為28個學分。
    2.綜合實踐活動分類及學分
    綜合實踐活動是8個學習領域之一,必修學分為23分,占必修總學分的19.8%。分為研究性學習15分、社會服務2分,社會實踐6分。與其它學習領域必修學分比較:語文、數學、外語各為10個學分,思想政治、技術(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各為8個學分,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藝術各為6個學分。
研究性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科技和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自主探究、親身實踐的過程綜合地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
    學生每學年必須參加1周的社會實踐,獲得2學分。三年中學生必須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獲得2學分。我校將學生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主要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級進行。
    3.選修課分類及學分
    選修課分為選修Ⅰ和選修Ⅱ。選修Ⅰ要求學校根據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適應學生不同的潛能和發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各科課程標準分類別、分層次設置若干選修模塊,供學生選擇。選修Ⅱ要求學校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興趣,開設若干選修模塊,供學生選用。
    我理解,選修Ⅰ由學校根據8大學習領域要求和辦學實際設定若干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即自助餐。選修Ⅱ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需要確定選修課程,學校積極創造條件提供課程資源,即自選餐。
4.學分認定
學分由學校自主認定。學生修習課程合格,就被認為取得該課程規定的學分。學生修習成績按A、B、C、D四個等級來確定,取得C等及以上等第即為成績合格,沒有達到C等第的,可重修或自修后再參加考試,放棄重修或自修不再參加考試的,給予D等第。
學分認定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學校應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記錄手冊,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
5.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
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必須獲得一定學分,三年中獲得116個必修學分,選修Ⅰ和選修Ⅱ的學分為28個學分(其中選修Ⅱ至少獲得6個學分)。學生畢業時,總學分達到144個學分方可畢業。
6.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
新課程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體系,其中必修課程屬于國家課程,選修課屬于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這就意味著地方和學校不僅要開足上好國家課程,而且要求地方和學校根據國家課程標準、本地本校實際及學生發展需要,積極開發相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二、如何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選修Ⅰ、選修Ⅱ是學生8大學習領域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必要條件,也是當前地方和學校需要大力加強、積極探索的新領域,是課改工作的薄弱環節。面對新課題,如果我們不積極主動去實踐和探索,將會嚴重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談談我的看法和認識,供大家參考。
    第一、要不斷豐富和創新培養目標內涵
    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對國家教育方針的校本化和時代化,是學校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學校要根據現代發展要求,不斷豐富和創新培養目標的內涵,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圍繞培養目標開展各項工作。我校確定的培養目標為“基礎扎實、素質全面、特長明顯、志存高遠”。當前教育的主題是追求教育公平與提高辦學效率有機結合,規范辦學行為與打造特色品牌有機統一。人才培養的數量是: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數以萬計的高尖新人才;人才培養的規格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人才培養的特點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校作為一所自治區級示范性高級中學,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具有“公民素質,精英氣質”的巴中人。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精英”可以包括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狹義地說“精英”就是國家的棟梁,是各行各業的杰出人物,“氣質”就是高深的學識、高尚的精神、高雅的情趣等在他們身上的體現。廣義地說在學校里你是一位優秀教師,是一位優秀班主任,你就是學校的“精英”;在班級里你是一位優秀學生,一位優秀班干部,一位優秀團員,你就是班級的“精英”。學校為同學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良好的時間和空間,只要努力學習,認真地塑造自己,精心培育個人的“氣質”,那么,將來你就能成為社會的“精英”,成為國家的棟梁。
    第二、以打造德育品牌為突破口,推動學校課程文化建設
    一是德育工作活動化
    著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活動為載體的活動德育模式。
    首先,堅持社會實踐與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一要管住,通過持續深入的專項治理活動,規范學生行為,做到知規矩,守規矩,成習慣。二要溝通,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構建和諧師生、生生關系,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三是要導活,通過有計劃有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學生文化生活,發揮學生興趣特長,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其次,加強學生會組織建設。建立和完善學生會工作制度,發揮學生會自主管理作用,培育學生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
第三、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成立學校學生社團管理委員會,有計劃建設一批貼近學生、貼切生活、貼近時代的學生社團,創新運行機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是活動實施課程化
    保證各項活動有序、有力、有效開展,就必須將活動序列化、制度化、課程化。學校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將活動列入課程計劃中,成為學校提供、學生選擇的選修課。做到有課時,有課程標準、有措施、有保障。在此基礎上,依托活動課程,不斷開發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培養一批復合型人才。
    三是課程實施評價化
    活動課程或者選修課程落實如何,必須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評價,才能保證課程的順利實施,才能有效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一要制定操作細則,對學生參加活動課程情況進行量化評價,并折合為相應選修課得分。二要將學生參加活動情況與學生成長記錄及綜合素質評價掛鉤,開展多元評價和過程評價,評價結果成為學生畢業是否合格和升學的重要依據。
    四是評價操作信息化
    對學生三年的成長發展進行客觀、全面的記錄和評價,工作量大,參與人多,依靠傳統的人工操作是很難完成的。所以我們必須積極開展評價信息化課題研究,建立計算機管理與評價平臺,逐步實現評價工作信息化,以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不斷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日韩一级在线毛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 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亚州V日韩 |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