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路徑
時間:2014/3/8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去學習優(yōu)秀教師?通過與部分優(yōu)秀教師接觸和學習有關資料,從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啟示。我認為優(yōu)秀教師盡管各有特點,但幾個基礎應是他們共有和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
一、長期、扎實的實踐
實干是基礎 :所有優(yōu)秀教師的成功,無一例外地來自長期、扎實的教育實踐。被瑤胞稱為“圣女”的全國模范教師盤振玉,十六歲就走上講臺,在艱苦的瑤山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不但沒有一個孩子失學,而且教學成績一直在全鄉(xiāng)名列前茅。這成功的后面是付出:她不但要用雙語(漢語普通話和瑤家語)教復式班,而且還要為學生做飯、洗衣服,晚上還要招呼學生起來大小便。
特級教師、西南大學教育學院龔春燕教授,“十幾年來做過大量的調查,閱讀了上千萬字的著作,分析過數萬個學習個案,統(tǒng)計處理了無數的數據。”
苦中能有樂 : 優(yōu)秀教師和所有教師一樣,都承擔著艱苦、繁重的工作任務,所不同的是他們能夠做到苦中有樂。他們真是“累著,但快樂著”,體驗著一種神圣的幸福感。特級教師、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數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說:“我一上講臺,就融入了學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數學教學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記了。只有教數學的人被數學的魅力打動了,學習數學的人才能被數學所深深吸引。”青年優(yōu)秀教師、浙江杭州臨平一小蔣軍晶說:“我不但沒有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感,目前我還把這種工作的幸福狀態(tài)延伸到我的和別人的生活當中。”
二 、頑強、自覺地學習
優(yōu)秀教師的學習都是自覺的。“學無止境。我先天不足,唯有后天勤奮補上!”為了彌補自己沒有經過系統(tǒng)科班學習的缺陷,吳正憲給自己約法三章:“要敢于吃別人不愿意吃的苦,要樂于花別人不愿意花的時間,要敢于下別人不愿下的苦功!”
酷愛學習 :在繁重工作的同時,能夠鍥而不舍地堅持學習,是優(yōu)秀教師的另一個共同特點。他們學習的頑強、自覺有時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有的“幾年來閱讀量達300多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特級教師、清華附小副校長竇桂梅,);有的工資不高,但是“那幾年買了近40000元的書”(蔣軍晶);“在最初的幾年,我閱讀了50多部理論書籍和2000多本教育期刊,撰寫了100多萬字的筆記。”(特級教師、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徐斌)
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他們“隨時隨地尋找‘教你’的師傅”(蔣軍晶);有的“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并且善于學習,家庭被評為全國學習型家庭”,而特級教師、廈門第一中學校長任勇的幾種學習方式是: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向報刊書籍學習;進修學習;課題學習;學術學習;追蹤學習;分階段有重點地學習;網上學習;傳播學習;實踐學習;參觀學習;”竇桂梅向名師學習,幾年來她竟聽了校內外1000多節(jié)課……
三、聯系實際的思考
優(yōu)秀教師在頑強、自覺學習的基礎上,普遍十分重視思考,顯著地具有愛思考的品質。正像特級教師于永正所說:“我們的教育需要理性,別讓一些非本質因素過多地打擾了教育,比如商業(yè)、權威、權力、習慣等--這些已過多地干擾了課堂的方向。理性狀態(tài)是對教育最好的救助”。
而優(yōu)秀教師的思考又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思考緊密聯系自己的教學實際
優(yōu)秀教師的思考很少大而無當,無病呻吟,故作深沉。江蘇省特級教師邱學華說,“我深信,教育實踐是教育理論的源泉,因而我始終沒有離開講臺。我的許多新方法、新思想,都是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萌發(fā)出來的。”蘇景泰教授評價道:“邱學華在從事教學實踐時,從未停止過教學理論研究;同樣,他在進行理論探討時,也從未離開過教學實踐崗位。” 通過思考,他們對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特級教師、成都鹽道街中學外語學校副校長李鎮(zhèn)西“視教育為心靈的藝術”。他提出“以人格引領人格,以心靈贏得心靈,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yǎng)寬容”;模范教師、西安市83中王西文指出:“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只有觸及到人的靈魂,并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才是真正的教育。”特級教師、浙江省慈溪中學黃孟軻認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與歸結點應該是喚醒:喚醒教師自身精神與人格魅力,喚醒文學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與情感,喚醒文本中的生命內涵,喚醒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特級教師、中國人民大學附小副校長錢守旺主張“課堂上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加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
尤其重視反思自己 :特級教師于永正:“保持教育理性狀態(tài)的前提是群體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師就是處于反思的‘多震地帶’。他們在反思宏觀的教育,也在反思教育的細節(jié);他們在反思歷史,也在反思現在,尤其總在反思自己。名師是我們教育界反思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他們啟發(fā)我們,這便是名師的價值”。特級教師、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徐斌:“我的確愿意做一個思考的行者。在實踐的土壤里,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四、充滿個性的創(chuàng)新
優(yōu)秀教師共有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在實踐基礎上刻苦地學習與積極地反思,最終實現充滿個性的創(chuàng)新。
獨特的個性: 青年優(yōu)秀教師蔣軍晶提出了“學習(聽課)是為了尋找自己還是尋找偶像?”的質疑,表明自己反對盲目模仿,推崇弘揚個性;特級教師竇桂梅更加鮮明地指出:“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循規(guī)蹈矩是自己成長的最大敵人。我對自己說,人云亦云的盡量不云,老生常談的盡量不談,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跟著‘風’跑。對自己的教學,不要考慮完美,要考慮最有特色”。
不斷地創(chuàng)新:優(yōu)秀教師都善于把日常繁瑣的工作和科研、創(chuàng)新融為一體。廣州市名教師、黃浦區(qū)教育局教研室、科研辦副主任曲天立首先提出“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創(chuàng)見;特級教師李鎮(zhèn)西“把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作為思考、研究、傾聽、感受和欣賞的對象”;特級教師、廈門第一中學校長任勇的座右銘是:“教育恒久遠,創(chuàng)新每一天”。
辨證的思考:充滿智慧的辯證思想,源源不斷地從那些深入生活、善于獨立思考的優(yōu)秀教師頭腦里涌現出來。全國優(yōu)秀教師、浙江新昌中學黃林提出,“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勞動模范、湖塘橋實驗小學校長龐瑞榮的治校方針是,“嚴格而自由”;廣州市黃浦區(qū)教育局教研室、科研辦副主任曲天立主張“從評選好學校轉向評選差學校”;特級教師竇桂梅提出“優(yōu)點使人可敬,缺點使人可愛”……從優(yōu)秀教師那里經常會聽到這樣充滿智慧的辨證思考。
優(yōu)秀教師是一個極有特點、值得研究的群體,他們是廣大教師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的榜樣。他們不僅引領著廣大教師隊伍前行,而且隨著他們刻苦、執(zhí)著的學習和思考,他們將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教育理論,他們當中將涌現一批真正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