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開展評課,有利于教學問題準確診斷、正確決策和引導,有利于激勵教師苦練內功、加快知識更新、優化教學藝術,有助于教師間相互學習、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教導主任評課,主要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劣作出鑒定,對課堂教學成敗的原因作出評析,幫助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教學認識。
評什么?著眼四看。
1、看教學思想是否端正。
首先是學生觀是否端正。教學是為了教室里的每一位學生,還是僅僅為了部分所謂的優生;其次是質量觀是否端正。教學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還是為了提高分數,為了在期末多拿幾十元獎金。還有教學觀是否端正。是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還是學生的學為教師的教服務。如果教學思想不端正,教學行為肯定會出偏差,學生的發展就沒有根本的保障。所以,評課首先要看教學思想。
2、看教材處理是否合理。
(1)教學目的是否全,是否準,科學性強,切合實際。如,評語文課,不要僅僅是確定字詞句段,語修邏文的目標,還要認真考慮通過你的教學交給學生那些語文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什么語文學習的習慣,考慮學生在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提高思想修養方面的發展。這就是所謂全。所謂準和有科學性,切合實際,是說你確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充分考慮了教材的實際,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是否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了學生的實際發展的需要。我看過許多老師的教案,教學目標有沒有?有。但不是不全,缺三短二,就是不準,缺乏科學性,特別是能力目標和其他方面的目標。如有位老師在備課時寫了這么一條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到底培養什么習慣,不得而知。是否有著落,就是看你確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是否落實。在許多情況下兩者之間缺乏一致性。表述是否規范,也是一個問題。如一位老師在教學目標中提出:“了解生字新詞”。說了解新詞還勉強過得去;說了解生字就實在讓人費解。
(2)教學重點是否明確,突出重點的方法是否恰當、有效。確定教學的重點首先要考慮文章的重點在哪里,其次要考慮本單元語文訓練的重點是什么。突出重點的方法要認真選擇。明明是要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卻選用提問的方法,只是問一句這篇文章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就算了事。這是遠遠不夠的。
(3)教學難點是否找到,解決的方法是否恰當、有效。確定教學難點一定要考慮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有些東西,如外國文學作品的寫作背景學生缺乏必要的了解,對理解課文構成障礙這本身就是一個難點;還有的內容本來不難,但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存在較大的欠缺,這也會形成難點。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看老師是否切中了難點。難點找到了,還要看解決得怎樣。解決難點的方法很多??梢灾v;可以議;可以繞;可以旁敲側擊,不一而足。關鍵是看用得是不是地方。
(4)教學內容信息量是否最大,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不確定性。比如,早晨人們都不知道今天要下雨,你告訴大家說今天要下雨。上午果然下了一場雨。你說的話就是信息。但如果已經下罷雨了,你才對大家說,今天上午要下雨。你說的話就不是信息,是一句純粹的廢話。其次,一堂課的信息量要大,才好,學生學到的東西才多,受益才深。當然不是越大越好;是說加到再加就適得其反的地步。有的老師在課上從文章的寫作背景到文章的思想內容,再到文章的藝術表現手法,乃至這篇文章有多少種分段方法,凡是他知道的,都統統講給學生,整堂課喋喋不休。結果怎樣?下課一問學生連這篇課文的大致情節都不知道。這樣的事情,要堅決避免。
3、看教學過程是否科學。
(1)教學結構安排是否科學。前松后緊和前緊后松都不好。要從容自然,有張有弛。
(2)教學過程是否體現兩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種積極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調動如何;把語文課上成思想政治課是錯誤的;只進行語文訓練,不顧及文章的思想內涵同樣是錯誤的。滿堂課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只有洗耳恭聽的份,是不對的;整堂課學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是不對的。不要顧此失彼。
(3)教學方法是否靈活有效:該講的講;該問的問;該練的練;特別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說哪種方法是好方法,哪種方法是劣方法,也不要說哪種方法是新方法,哪種方法是老方法。關鍵是能否根據教學的實際進程選擇和調整教學的方法和策略。這就如同醫生看病。有哪個醫生說人參是好藥,干草是劣藥。該用哪味就用哪味。能治病的就是好醫生。
(4)課堂反饋渠道是否暢通無阻,主要看形式是否多樣,方向是否多維,矯正是否及時有效。本來學生讀得不好卻只說一句下去好好讀;本來問題沒有解決,卻讓學生下去想一想,這是打馬虎眼。出現問題就要糾正,就要解決。不能含糊。
(5)教學手段是否多樣化,高效化。現在不少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過分依賴現代化教育手段,尤其是多媒體手段。但許多時候,這些東西成了教學中的奢侈品,成了沒有任何教學價值的多余的擺設。比如,用多媒體出示一個自學提綱就過于浪費,就不如使用一塊小黑板更好。
(6)對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是否恰當。有的教師在課上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比如學生說小話,就訓學生一堂課。把寶貴的教學時間白白浪費掉。太可惜了。
(7)板書語言是否正確,教態是否自然,有親和力。這是起碼要求,不用多說。
4、看教學效果是否明顯。
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如何,就語文閱讀課而言,一看是否根據課標、教材要求和學生學習實際,確定了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二看落實教學目標的手段和方法是否高效、低耗、互補。三看目標的實際達成情況。
怎么評?用好六法。
1、依序逐環評。就是按課堂教學順序,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評。評時,先概括一下本環節中主講教師是怎么講的,再陳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青年教師任教時間短,教學經驗少,宜用本法。
2、概括要點評。就是把一堂課中最值得學習的幾點概括起來,再結合有關教育理論加以評論,力求讓其他教師在實踐和理論上都有收獲。這種方法評其然,也評其所以然,評公開課宜用本法。
3、突出重點評。就是抓住其一,不及其余,評深評透。有些課總體上看不成功,但某一方面(如難點突破、教法運用、練習設計)很有新意,很有特色,宜用本法。對當事人可以激勵,對旁觀者可以取其精華。
4、綜合歸納評。就是把幾堂課放在一起分析,歸納出頗具共同性的幾條進行評議。要評的課多,又多類似時,宜用本法。
5、抓住問題評。就是對好的方面只做簡要肯定,重點談存在問題和不足之處,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當事人熟,教學上有成就,急需提高,評課時在場人少時,可用本法。
6、圍繞專題評。就是圍繞某一專題進行評課。評探索課,研究課宜用本法。
總之,評課在于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藝術,調動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故對教師的勞動要肯定,教學經驗要總結,教學特色要發掘;從關心的角度,以切磋的口吻和風細雨,對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要簡單地肯定和否定,要鼓勵教師勇于創新、潛心教改,做教書的能手、科研的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