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卓越型教師的成長規律與成長方式

時間:2014/2/28

當今教師現狀存在三種類型:職初教師、骨干教師、卓越型教師。職初教師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師;骨干教師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別人幫忙,也幫不了別人的老師;卓越型教師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還能幫助別人,指導別人,讓自己進步的老師。他說現在的普通老師,對校長的專業引領意圖非常的抵制。校長如果每人發一千元,這個意圖執行得很快,但這不是一個校長的專業。這樣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會做,連傻子都能做的事情。

  教師為什么強烈抵制校長對教師二次成長的專業引領呢?他到洋涇中學當校長后他才知,教師的成長是很奇怪的,必須是在全校老師基數大的發展后,老師個人才主動的去自發展,自成長。教師團隊是呈金字塔式結構,以團隊合作形式發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老師。最后他得出四條結論:

  1、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至少需要兩次成長構成。

  2、一個教師要走向成功,僅有第一次成長是不夠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長。

  3、當前教師成長遇到的瓶頸,不是第一次專業成長,而是第二次專業成長。

  4、某一些方式和途徑,對教師第一次專業成長是有效的,但對二次專業成長則效果不大,或者無效。

  他研究出教師二次發展論,存在著發展曲線圖,即教師成長有三個階段:第一次成長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長期。

 

  一、教師進入第一次成長期的標志:

  1、熟悉教材。這是教師第一次專業成長最基礎的內容。

  2、對教學的基本步驟與方法的掌握。這是教師第一次專業成長最重要的內容。

  3、對學生的關注。這個階段的老師開始形成所謂學生觀。

  4、有與同伴合作的強烈愿望。其標志是校長和同伴的認可。

  5、開始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有的甚至把學生的考試成績當作最大的成功指標。

 

  二、教師進入高原期的標志:

  1、很難感覺到像前一個時期那樣快速成長,相反,他發現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復。

  2、能保持中等狀態的教學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沒有明顯的提高,不過一般情況下也壞不到哪里去。他打了一個比方,兩塊蘿卜放在一起煮,蘿卜還是蘿卜,味道沒有改變,但放進一塊骨頭,味道就不同了。

  3、工作內容和范圍長期沒有變化,自己也不知道還有什么事情可做。偶爾有一些新的嘗試,也看不見什么效果。

  4、教師發現,自己從同伴那里不能再學到更多的東西,覺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

  5、工作熱情明顯下降,但能維持著基本的工作狀態;一部分教師感到工作疲憊。

  6、開始關心教學理論,但沒有哪一種理論完全說服自己,覺得這些理論都與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

  他從這個高原期標志得出結論:

  1、高原期對教師具有自蔽性,身處高原期的老師不能自覺到自己的處境。教師對同行引領心里不服,這個對教師的毒害最大。教師有問題自己不知道,你也不能抓住他說你現在處于高原期,你要進行第二次發展。這種話不好說,說了,老師會跟你急。

  2、據觀察,大約有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教師,終身沒有走出這個時期。這是教師專業的悲哀,教師每一天的工作都沒有變化。

  3、伴隨著教師專業發展高原的,往往還有教師人生的一些際遇。如離婚、生病、生活困難等等,教師要走出高原期,格外艱難。

 

  三、教師進入第二次發展期的標志:

  1、原先不太關注或不感興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開始成為重要的生活內容和工作內容。

  2、生活圈和工作圈開始突破原來的格局,向外擴展。

  3、關于教育教學和人生事業方面的理解開始與同伴區別開來,甚至有明顯的不同。

  4、不僅對教學問題感興趣,而且對教材、對課程資源、對教學評價、對師資隊伍建設、對一定區域內的教學管理問題開始感興趣。

  5、開始對某一種理論有熱情,甚至成為某種理論的追隨者。

  6、非常注意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些資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這些資料。不注意收集自己的資料,說明教師沒有傾注自己的心血。他舉了一個例子,他在浙江師范大學時,有一位年輕的教師非常的刻苦好學。他覺得這位年輕人有培養的前途,就派他到日本去學語文1年,再派他到歐美學習兩年,基本上這個老師對全世界的語文就了解得差不多了。這位年輕教師到日本去學習之后,日方安排他跟一位日本老教師學習語文。不幸這位教師去世了,政府方把老教師一生收集的所有教學資料存放在博物館里珍藏,還劃出一間七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放。年輕人與工作人員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都沒有整理好老教師的那些資料。可見卓越型教師是非常注意收集自己的資料的。

  7、對朋友或者工作伙伴開始有挑選,而且這種挑選不完全是因為與自己的親疏。

  8、在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追求與人不同的看法和作法,表現出對一些固定的看法和作法的不滿意。

  9、開始在內心懷疑自己過去的一些信念,開始能接受他人對自己的批評甚至否定。

  10、更關注自己的內心,有時會像觀察別人一樣觀察自己。

  11、對自己常常有陌生感,感到自己變化很大。

  12、既不象過去那樣自卑,也不像過去那樣自傲,能客觀看待自己。

 

  四、第一次成長與第二次成長比較:

  1、第一次成長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長中,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及效果這一環節不可或缺。

  2、第一次成長主要靠經驗的積累;第二次成長主要靠“用理論”來反思自己的經驗。

  3、第一次成長主要表現在行為方式的變化;第二次成長更重要的是看問題的立場方法的重大變化。

  4、第一次成長很多是自然開始的,第二次成長則有很多是受到較大挫折后開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強力推動后開始的。

  5、第一次成長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長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則主要是專家的指導。

 

五、第一次成長與第二次成長有效性調查表

 從調查情況表得出以下五條結論:

  1、讀書、讀書是二次成長的必經之路;

  2、教學反思是二次成長的關鍵;

  3、課例研討是二次成長最有效的途徑;

  4、參加研討會是走向成熟的重要契機;

  5、論著是教師專業生涯的重要臺階。

  他接著給我們分析以上五條結論:

  1、為什么說讀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要有從生活的最底層崛起的勇氣和力量;

  勤奮刻苦是每一位成功教師的必由之路;

  讀書、讀書是教師專業發展永恒的主題。古今中外所有專業人士最經濟最直接最快速的民展就是讀書。

  讀書有三種:

  讀書以消磨時間叫休閑式讀書;

  讀書以認識事物叫學者式讀書;

  讀書以解決問題叫問題式讀書。

  而教師問題式讀書有五步法:

  一在身邊找問題;二帶著問題來讀書;三在讀書書中獲取某種觀點、立場與方法;四用這種觀點、立場與方法來反思;五在反思中改善行動。

  他說,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是處方,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他就跟我們聊起他在洋涇中學“逼”老師讀書的趣事。一開始,他在語文組里介紹老師讀那些書,然后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去語文老師那里交流讀書心得。有一些老師沒有讀書,或沒認真讀書,在校長面前一問三不知,顯得沒有學問,非常丟面子。他問到的語文老師臉都脹紅了,過幾天,他午餐時又去問老師,沒有讀書的老師非常怕校長走到他的面前,都低下了頭,心里在想,中學里怎么來了一個“逼”人讀書“令人討厭”的教授?他說,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為了鼓勵教師讀書,他用學校經費在杭州西湖中包了一艘大船,讓老師們在船上跟他讀書二天,誰都不準下船。多么好的校長呀,用心良苦的校長,竟然用這樣的方式來促使老師讀書,促使老師進行第二次發展。他還說老師是非常講面子的,講面子也是一種資源。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提前一個月讓學校的語文老師讀一本書,然后邀請了書的作者,還有他帶過的8位博士生,建平高級中學的5位語文教師,集中來討論他們讀的那本書的內容,最后是洋涇中學的語文老師最出風頭,發言非常有深度,有見地,使他們學校的語文老師獲得了讀書的成就感,從愛上了讀書。瞧,多可愛的校長,多有趣的校長。

  2、教學反思是第二次成長的關鍵。

  反思:自己看自己;

  條件:首先把自己分離為“現實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前提:建構一個“理想的自我”;

  操作:用“理想的自我”觀察、判斷和評價“現實的自我”;

  教學反思的四個層次:一普通的:備課,上課,自我評價,修改。二更專業的:備課,上課,反饋,修改,再上課,對比,總結。三較高級的:教學診斷。記錄、觀察、切片、描述癥狀、同類相并、病理分析、同類病案檢索、治療。四最高級的:課案庫建設。教學分類-指標體系-課案-課案原理說明。

  3、課例研習最有效。

  他認為,企業管理者最有效的培訓是撰寫企業個案;工程師最有效的培訓是項目實習;醫生最有效的培訓是病人會診;律師最有效的培訓是案件調查;教師最有效的培訓是課例研習。

  上課評課:上課評課的焦點在教師;教師作為上課者,它的作用是磨煉上課的技術;教師作為評課者,它的作用是對課堂技術的模仿。

  觀課評教:觀課評課的焦點在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關系;教師作為上課者,它的作用是幫助教師發現自己的問題;教師作為觀察者,它的作用是從他人的課上受到一些啟發。

  析課評理:析課評理的焦點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教師作為上課者,它的作用是幫助老師領會到上課的道理;教師作為評析者,它的作用是實現從經驗到“意識”的飛躍。

  4、參加學術研討會是重要契機。

  專業成長的五要素:

  學:學問(這是一個人的底子);識:見識(決定一個人的態度);才:才華(決定他人是否認識到你的價值);膽:膽略(能否把握住機遇);德:品德(能把事業做得多大)。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論學識膽德》,在他的博客中發表。

  見識決定態度態度決定氣度:陌生化情境為教師提供逼近自我的外在條件;在現場體驗中獲得巨大靈感;在一個平臺上迫使自己承認己不如人;有利于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幫助教師體驗成功;擴大自己的工作圈與交際圈,成就自己的發展舞臺。

  5、論著是教師成長的重要臺階。

  教師寫作的實質:由默會知識向明言知識轉化

  由默化知識向明言知識轉化的意義:一固化經驗:經驗因固化而不斷積累。二促進反思:明言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三提升知識層次:明言就是由個到類的轉化。四強化教師的成就感:明言就是“立言立說”。五有效傳播:意會是手把手,明言是“心貼心”。六形成共同體:明言可以尋找到學習共同體。

  教師寫作的“三個面向”:面向自我(不是面向專家)—寫給誰看,寫出來作什么用;面向問題(不是面向命題)—思考程序;面向事實(不是面向理論)—理論與實踐的矛盾。

  而戴帽子的研究文章為:某某理論是怎么說的(復述理論);你們看,我就是這樣做的(舉例);哈哈,我做得多么好(結論);證明:學生成績進步很快呀(論證)。

  老師要應該這樣寫文章:

  1、我在實踐中遇到什么樣的問題?(觀察);

  2、這個問題的實質在哪里?(用理論來思考);

  3、從我對問題的實質的理解出發,我從哪一個方面入手開始對實踐的改善(行動);

  4、改善的結果(觀察);

  5、對這一過程的反思及初步的結論(思考);

  6、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前瞻);

  然后,再來一回觀察——用理論來思考——行動——觀察——思考——前瞻,這樣就進步了。

  教師寫作:臨床教學研究

  1、從個案出發:具體的研究。

  2、行動研究方式:行動者研究如何改善行動。

  3、用理論反思:不是研究理論。

  4、聚焦任務:我的工作任務是什么。

  5、綜合性的視角:不是單純的認知視角。

  6、問題意識: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午夜福利不卡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免费爽视频在线 | 香蕉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