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在備考中需要注意那些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復習的效果? 記者采訪了前年高考語文閱卷的幾位高中語文老師。針對高考語文試卷Ⅱ中的四類主觀題型,參與閱卷的老師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與分析。
回憶起前年參與高考閱卷工作的細節,許昌高中的王芳、許昌縣三高的呂麗娟、許昌實驗中學的楊付有和許昌縣一高的王偉亞等老師感覺恍如昨日,一切都歷歷在目。
○現代文閱讀
條分縷析,按“點”答題,多用術語
在前年的高考改卷中,呂麗娟老師參與了現代文閱讀《陽關古道蒼涼美》一題的評改。呂老師說,閱卷時,每個閱卷老師的電腦屏幕上只會出現所閱題目的畫面。閱卷人只要把每個小題的分數給出,電腦便會自動得出大題總分,不存在合分出錯的可能性。閱卷組組長和專家組成員隨時都可以監控每個閱卷人的閱卷速度和打分情況。在前年的考生中,這道22分的閱讀分析題得15分屬于優秀,平均分不超過11分。
呂老師稱,閱讀分析題是最讓學生頭痛的一種題型。有的學生答得很多,但不得要領,一分不得;有的學生答得很簡潔,但句句在“點”,得分很高。如何正確回答閱讀分析題,盡量少失分,呂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是分析題干,揣摩出題人意圖。題干是出題人給考生的一種暗示。分析題干,找出出題人暗指的方向,能幫助考生縮小題目涉及文章的范圍。二是條分縷析地去答題。考生一段寫下來,不出現一個分號或其他層次類標志的答題方法不可取。考生可根據考題的分值和文章內容確定需要分幾個點去作答。因改卷有速度要求,只有“點”、“條”清晰,閱卷人才不至于錯過“給分點”。三是善于積累答題術語。呂老師舉例說,如修辭手法中的“比喻”、“排比”等,結構特點中的“前后照應”、“點明主題”等術語,往往就是試題的標準答案。有的同學在作答時知道意思,但沒有用術語作答,就有可能失分。呂老師特別強調,在高考語文閱卷中不存在扣除0.5分的情況,若扣分最低就是1分。四是注意閱讀重點。現代文閱讀中容易出題的地方一般是第一段、過渡段或最后一段,另外還要注意細節描寫段,議論、抒情段以及轉折詞語。五是作答時盡量從原文中找答案。這樣可以使答案盡可能地接近標準答案。一些同學喜歡用自己的語言作答,雖然有時意思對,但因與標準答案相差較遠,仍有可能失分。
如何正確備考?呂老師建議,學生在日常訓練時應按考試的要求去做閱讀分析類練習題,養成“條分縷析”的良好答題習慣。在實際訓練中,很多學生拿了語文試卷,只做選擇題或其他識記類的題目,往往把閱讀分析題剩下,只等老師講答案。這樣的訓練是不會提高能力的。呂老師說,試題的答案一般是對文章主旨或重點句子意思的分析和補充,通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作文
題目、字體影響大,語言要優美,層次應清晰
在前年的高考改卷中,楊付有老師參與了作文評閱。他說,整個評卷過程全部采用網上閱讀。在作文評改中,每名考生由兩名閱卷老師打分,二者的分差在不超過8分的情況下有效,取平均分;若兩名閱卷老師為同一篇作文打的分數分差超過8分,則另請第三名閱卷老師打分,然后與其最接近的分數相加取平均分。這個評卷規則避免了評分中出現大的誤差。
哪些因素影響作文得分?楊老師說,第一是字體。打高分的作文大多是卷面整潔,字體清晰。第二是題目。近幾年,高考作文試題都是自命題作文,考生能否取一個有新意、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題目很關鍵。好題目會讓文章增色,獲得高分的幾率更大。第三是文體。前年的高考作文評閱中,記敘文體不易得高分,便于抒發感情的書信體、散文體等多被閱卷老師看好。至今,楊老師還記得他評閱的一篇題為《天堂來信》的高考作文。考生采用書信體的格式,以女兒在災難中失去生命、給媽媽寫信為形式,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考生在應試時,應根據試題采用利用自己抒發感情、表達觀點的文體。第四是思路和結構層次。楊老師說,高考作文切忌全文兩個段落就結束,思路、層次要清晰。《天堂來信》一文,考生以“災難中失去生命———看到母親悲傷———解放軍救助,感到欣慰———希望母親收養一名孤兒,升華人間大愛”為內容,散文式的語言、層進式的結構,使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楊老師最終打了58分。第五是注意字數。字數不夠要扣分,一般不能少于50個字以上,否則會讓閱卷人感覺考生能力有限。另外要盡量避免字和標點錯誤,前年高考閱卷錯字扣分以5分為上限,頻繁出現錯字、別字,會給閱卷老師留下基本功欠缺的印象,影響得分。
復習中,如何提高作文分數?楊付有老師給出了幾點建議。從近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來看,出現跑題的可能性不大,考生關鍵是練好語言基本功。楊老師建議學生平時多積累一些新穎的小故事、有哲理性的語言和典型事例。在舉例時應多樣化,一個例子最多3至5行,不易過長。備考中,學生可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高考閱卷作文,多讀多思考,想想它們取勝的優勢在哪里,并結合自己的體會去嘗試練習,找出不足。從優秀雜志中挑選有哲理性的語句進行積累,寫作時不要泛泛而談,應提高立意高度,嘗試多種文體的寫作。
○語言運用題
審清題干,關注時事,運用修辭
前年,王芳和王偉亞老師參與了語文高考試卷中語言運用題的閱評。談及這類試題,王芳和王偉亞深有感觸地說:“語言運用題的形式年年變化,但本質不變。它就是考查學生是否關注時事,是否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嫻熟的語言表達能力。”她們指出,做這類試題要審清題干,弄清題目要求,關注時代信息;語言表達要注意運用修辭手法,做到生動形象。
王芳和王偉亞老師指出,在答挑錯類試題時,部分考生挑錯挑得很準,卻寫了錯別字,照樣得不到分。在提煉所給材料主旨時,部分考生不知道如何對材料內容進行分析、概括,語言不精煉,寫得五花八門。仿 寫類試題要注意審題,在形式和修辭兩方面進行仿寫;有字數要求的,要控制字數,多寫要扣分。
針對此類試題如何備考,王芳和王偉亞老師建議,學生在平時要關注生活,積累一些廣告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等;答題時,字體要工整、清晰。她們稱,在平時訓練中,有些學生眼高手低,以為此類題簡單不屑一顧,但考試時往往出現“筆下誤”或“卡殼”等現象。
○古文閱讀
答題技巧與現代文閱讀類似,翻譯時注意重點字
曾多次參加高考閱卷的許昌高中高三語文組組長宋鴻老師說,連續幾年的文言文閱讀部分都是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傳記。文言文翻譯部分得分相對較高,在答題時,學生首先要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然后扣準關鍵的“給分詞”(常見的為“實詞”或“虛詞”),聯系整篇文章的語境,盡量翻譯得全面、到位;在抓住“給分詞”的同時,盡量把整個句子逐字翻譯,以免漏掉關鍵詞。特別需注意的是,翻譯時語句要通順,不能出現語病和錯別字。
在作答古詩文閱讀分析題時,許昌縣三高的呂麗華老師認為,技巧方面與現代文閱讀類似,應做到條分縷析,按“點”答題。
在語文備考中,被采訪的老師普遍認為,與其他科目相比,學生對語文備考的重視程度不夠,有輕“文”之嫌。復習中,要注意查漏補缺,在薄弱項上找增分點;平時注意增加限時訓練,養成規范答題的好習慣;多閱讀短小精悍的美文,注意學習語言技巧并積累優秀語句;在練好基本功的同時,關注生活和社會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