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三學”問題
時間:2014/2/24
當前,我們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課堂,采取的方式是滿堂灌的教師一言堂式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可能關注所有學生,也不能關注學生的全面,因此,許多學生厭學甚至輟學,許多學生死記硬背不會學習,許多學生學不會。因此,樂學、會學、學會是教育的三學問題,也是課堂教學改革要解決的問題。
樂學是前提是基礎。
只有樂學才能會學,才能真正學會。要想讓學生樂學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挖掘學生的學習動力。簡單的說就是讓學生感到學習有意思,學習有意義。只有把學習變成生命發展的過程才能有意思有意義,把每節課都變成生命的狂歡,學生才能喜歡課堂,課堂才能變成學生生命發展的過程。目前,我們提倡和推廣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新課堂,這種模式的核心是小組學習,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辦法。
會學是學會的前提。
會學就是讓學生真正掌握求真的方法。會學一定要注重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體驗,在過程中探究,在過程中總結,在過程中把握規律。有一些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就直接教給學生一些結論性的東西,讓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讓學生死記硬背,結果考完試,學生大腦一片空白,留在學生頭腦中的一個個沒有真正聯系的碎片,隨著學生走出考場就隨之消失了。因此,要想讓學生掌握方法就必須注重過程。
學會是學習的目的。
這里說的學會不是簡單的掌握知識,而是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如何才能學會這些,如果靠傳統課堂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邊活動,不可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只有把課堂變成師生,生生互動的多邊立體網狀課堂,才能生成大量的新的思想內容,生活內容,才能把課堂變成生活,才能把課堂變成社會的縮影,才能把課堂變成生命發展的場所,學生才能全面發展。
許多學校的課改實踐證明,構建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課堂是解決教育三學問題的根本途徑。通過課改,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多了,不學習的學生變少了,輟學率大幅度下降了。這就是我們課改的成績,面對這樣的成果,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改,還有什么理由否定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