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淺論如何提高中學教育質量

時間:2013/12/6

有些學校辦學思想不端正,學校管理不到位,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為了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從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學校的管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去談論如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中小學做為基礎教育,承擔著為中小學生奠定堅實的素質發展基礎的任務。整個學校的工作,都是環繞教學展開的,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提高教育質量是首要任務。但由于教育投入少,教育經費分配不均,學校辦學思想不端正,學校管理不到位,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從而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低下。

一、中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基礎教育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不能面對全體學生

現在的學校普遍脫離了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實際需要,以應付升學考試,追求片面的升學率最大化為根本目的,教育重篩選而輕培養,出現了重點班、‘特色班和普通班,對重點班和特色班一路開綠燈,被挑選出的成績好的學生,學校安排好的教師任教,而特色班紀律性不強,為了術科有時連正課都不上,以致學校的學風都受到影響。學校把精力集中到少數學生的身上,放松或忽視了多數學生的培養,挫傷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造就了一批教育的畸形兒和不合格學生。在培養學生的素質上存在極大的厚此薄彼和片面性,重知識而輕品德,重升學而輕整體素質,重考分而輕能力。把學生封閉在狹窄的生活空間里,要求學生除了苦讀還是苦讀,為分數而拼命,為升學而不顧一切。沒有興趣、愛好、特長,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在教育上違背教育規律和制度、規范。而那些被忽略的學生卻太過于輕松,以致無所事事,也就產生出許多不該發生的事端來。

(二)教學經費奇缺,教師教學積極性嚴重受挫,學生放任自流

整個教育投入少,而投入到教學這一塊則更加少。隨著物價飛漲,而工資基本不提高,教師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造成大部分教師做一天算一天,根本提不起教育教學的興趣,沒有了激情,就干脆傲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學校是要求齊抓共管的,由于沒有生活的保障,大多數教師拒絕參與,管學生變成了班主任的事,管學校也變成了校長一個人的事。班主任對班級紀律抓得很緊,但只要有一位科任教師的放松,那就前功盡棄。學生還出現一種病態,對要求嚴格的教師不歡迎,反而對課堂紀律松漫的教師卻表現出了熱情歡迎。這種病態也發展到平常的測試中,本來的閉卷變成開卷,這已是這一行的潛規則,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是這樣,你一位教師是不可扭轉的,需要全體教師的參與。由于學生的評價占據20%,大多數教師對學生行為是否規范不聞不問,學生養成放任自流的習慣。教師的價值得不到承認與保證,許多教師的職業變成副業,經商的,轉行的,或者要求轉到后勤的等等,只要是輕松就好。

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學校辦學思想不端正

中學教育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輕素質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片面抓智育、抓升學率,忽視德育、體育、美育、勞動等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與升學考試有關的課目,教學跟著升學指揮棒轉,導致學生畸形發展,學生面臨升競爭壓力過大,心理負擔加重。而且,學校只重尖子生和特色生,忽略可能升學無望的學生,尤其是“差生”得不到學校和教師的尊重、關心和耐心幫助,以致出現躲避和對抗。

(二)教育資源浪費、流失嚴重,教學經費少之又少

我國的教育經費是通過多渠道籌集,由于現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大部分經費由財政劃撥,但政府一貫的做法是先經濟后教育,造成時常挪用教育經費,拖欠教師的工資。學校擠占教育經費,比如學校硬件的建設,為教師修住房謀福利等,這對教師來說是好事,但用于教師的培訓、教學設備等經費卻少之又少,教師的補貼是這個學期拿上一個學期的,而且是出奇的少,幾百塊一個學期。學校也沒辦法,所以,也會出現一些占用,出租教學設施場地,從事商業性活動,教育教學工作被忽略。

(三)教師隊伍嚴重不穩,教學水平低下,工作難度大,經濟待遇低下

由于教育經費短缺,教師培訓不足,教學設備簡陋,職業前景暗淡,所以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人心思走,人心思散”。教育質量嚴重下降在所難免,學生由于失去了約束,出現道德水平嚴重下滑,文化基礎素質不全,科學素質低下,動手能力不強等。社會道德風氣日下,學校道德教育沒有實效,導致學生基本的道德素養下降,教師的教學水平低下,不注意教材、教學和學生心理的研究,教學方法呆板、單調,“滿堂灌”法,“題海戰”法,有一些教師認為過去的理論、方法沿用了幾十年,也照樣出入才,出科學家,偉人。不愿意接受新知識新理念,或者費力地去實踐新成果。還有一些教師持觀望的態度,上面推一步走一步,缺乏主動性。這些嚴重地阻礙了教育教學前進的步伐。

三、提高中學教育質量的出路

(一)增加教育投入

健全教育經費分配制度,嚴防擠占、擁用增加教育投入,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基本物質保證,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是將教育投資放在首位的。而在我國,教育經費的投入雖有增加,但仍是滿足不了教育發展的需要。廣東省是全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之一,投入不少,可是教育資金分配不均,同一級別的教師工資差距過大,鄉鎮中學教師處于最低層。再加上擠占與挪用,流到這些學校的教育經費就遠遠滿足不了教育教學的需要。因此,建全教育經費的分配制度是保證教育質量的提高的先決條件。

(二)改善學校管理

學校教學管理要遵循教學規律和教學的管理規律,教學管理要有助于教學各要素之間的矛盾的協調發展,有助于智力因素的相互促進,充分利用各項管理把教學與管理有機地統一起來。由于學校管理者把握不夠好,學校的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1、正視生源質量分布不均,防止學校管理兩極分化

除了少數市、縣級重點中學因有高水平生源的保證、有集中本地區優秀教師的條件外,在教學中相對遵循教學規律外,其余的學校可以粗分為這樣兩種情形:

一類是主要集中在城里或一些重點鄉鎮。因為要保持固有的名次和地位,所以千方百計網羅生源,實行近乎軍營式管理,教學上加班加點,占有學生自由活動時間。尤其是幾門主課,布置大量作業,進行頻繁的補課、考試。

另一類是生源質量低劣,教師教學水平和積極性也相對低下的較偏僻的鄉鎮中學。這類學校除了為保全面子而有意識地抓幾個“尖子生’”、“特色生”重點培養外,大量的學生在一種近乎“放羊式”的環境中受教育,師生都顯得比較輕松,教師不必為升學而絞盡腦汁,學生也不必為考試而疲于奔命。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學生教育質量無法提高。

因此,由于生源質量分布不均不可避免,我們必須正視這一事實,防止學校在管理中出現兩極分化。

2、糾正教育理念,防止唯利是圖主義盛行

在升學的指揮棒下,常規的教學理論就已失靈了,有些教師甚至認為教育理論毫無價值,于是唯利是圖主義盛行。不管上面有何政策或新理念,他們認為只要達到一定的升學率,就是辦學的成績。于是在教學活動中,為追求分數,無所不其極,許多嚴重違反教育方針,嚴重偏離教學目的,嚴重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舉措變得冠冕堂皇,甚至作為經驗相傳。因此,必須糾正這一理念。

3、規范管理手段,防止育人機制弱化

由于教學手段的古板陳舊必然會導致管理方法的相對單一,因此,我們必須規范管理手段,要把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看待。而“盡可能多升學”的目標淹沒了學生的個體意識,有時甚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有意識地扼殺個體意識的萌發。這樣,“育人”也就無從談起了。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由于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壓力和“應試教育”的缺陷,加之教育思想的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可以說’目前中學課堂教學較為普遍地,程度不同地陷入了“教師累,學生苦,重負擔,低效率”的困境,形成了高分數與低效率的強烈反差,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1、教學活動不要以教師為中心

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可是從一般的課堂教學來看,在這一點上并沒有取得真正的共識。不少的課堂上,“主體”卻變成了“客體”,“主導”變成了“主宰”。不是教師的“教”服從于學生的“學”,而是學生的“學”服從于教師的“教”,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現有的能力、發展的水平、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都可以置之度外,反正學生得圍著教師轉。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一切都得服從于教師,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取得真正的主體地位,而是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因此,教師要做教學的“主導”者,而不要扮演教學活動的“主宰者”的角色,應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把“單邊活動”變成“雙邊活動”。

2、教學過程不要以課堂為中心

不少教師受傳統教學觀點的影響,似乎教學只囿于課堂,因而教學變成了局限于課堂的封閉式教學,致伊學生的學習脫離了實際,脫離了社會。當前學生中普遍存在“三缺陷”——思想上缺乏自我教育能力,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學習上缺乏自學能力,便是課堂中心的結果。因此,不要局限于課堂,應多了解社會,結合本地實際進行教學。

3、課堂活動不要以教師講解為中心

由于教師成了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唱主角。因而教學活動便是教師按自己事前準備印發的內容和設計的教學程序進行講解,講解完了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至于學生的基礎、接受能力則往往考慮很少。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認識過程。

4、一切講解不要以應付考試為中心

“中考”、“高考”、“會考”,成了中學教學的指揮棒,怎么考就怎么教。去年的教學圍繞著前年的試題轉,今年的教學圍繞著去年的試題轉,明年的教學又得圍繞著今年的試題轉,教學老是跟在考題后面瞎跑。多考的多講,不考的不講。特別是畢業班更是以考試為中心組織教學,教師為考而教,學生為考而學,考試成了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

5、教學手段不要以傳統教學為中心

教學手段幾十年基本不變,教師大多一支粉筆加教材,便完成一節課,有時為了上一兩節公開課才準備一下,有的學校為了迎接上面的檢查,才做一些設備補充,過后就恢復往日的模式。由于考試是第一位的,成績的高低決定著教師水平的高低這一逆循環“定理”的成立,使許多教師不講究教學藝術,于是,除了課內滿堂灌外,連課外活動時間都不放過,大量占用學生課外時間進行補課,學校管理也有意無意地鼓勵這一行為,特別是城關中小學這種現更為嚴重。

參考文獻:

[1]龔德隆主編,《中華教育經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年.

[2]程方平、馮克成主編,《教師手冊》,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

[3]許瓊主編,《二十世紀科技與教育成就大觀》,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年.

[4]柳斌主編,《學校教育科研全書》,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

[5]盧繼文,《別丟了后兩排學生》,《廣東教育》,1999年第7-8期.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综合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视频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 五月天中文字幕色逼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