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不是做給別人參觀的,而是辦給自己體驗的
誠然,學校有了大事,不管是老師們,還是同學們,都配合得份外的好,讓我們在最近幾年里,在幾乎所有的大事情中都取得了大成績,也成就了海高在省內外的名氣。但是,一所學校,不是做給別人參觀的,而是辦給自己體驗的;正如穿鞋子一樣,外表再怎么光鮮,都替代不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大事情往往是做給別人看的,而小事情才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也正是在這些小事情中,才看得出一個人的素養,一個班的風氣,一個年級的精神,一所學校的品質。也正是在這些小事情中,才看得出來你對待自己的標準,你對待別人的態度,你對待集體的準則。
我們在大事情上贏得了教育,并不等于我們可以在小事情上輸了教養。在小事情上對自己的“差不多”,那就是對教養的縱容;結果往往讓我們在大事情上與別人“差很多”,這就是教養的威力。
教養究竟是什么?
教養就是用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
上周我陪著全國四十余位重點中學的校長到食堂三樓吃飯,從一樓到三樓,至少有四張用過的餐巾紙丟在路上,有一位校長對我講,海高的老師和學生還是挺有錢的嘛,吃完飯還用餐巾紙擦嘴巴,我們都是用手擦的。另一位校長安慰我,周校別著急,從買得起餐巾紙,到文明使用餐巾紙,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我尷尬地解釋到,雖然這些餐巾紙被扔到了地上,但還是在垃圾桶邊上,表明大家還是朝垃圾桶扔了,只是沒有扔進去而已。況且,絕大多數還是扔進去了的!
的確,我相信沒有一位海高的老師或者學生,會隨地扔自己擦過嘴巴的餐巾紙,大家一定朝垃圾桶扔過。但問題就出來了,你扔過,可你扔進去了嗎?大家說,這件事情,有必要拿來小題大做嗎?這可不是小事,這是一個標準,我們經常把事情都做了,但僅僅是做了,有沒有做到位呢,有沒有做對呢?對老師來說,課,我們都上了,但是不是上得有成效呢,是不是讓同學們搞懂了呢?對同學來講,清潔衛生我們都做了,但是不是掃干凈了呢,是不是放整齊了呢?作業我們都完成了,但究竟是誰完成的呢,該掌握的知識是不是掌握了呢?
我們需要的不是做與不做,而是做到位還是沒有做到位。每節課都上到位了,每道題目我們都批改到位了,一學期下來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信期待學生交出滿意的答卷來;每份作業都認真完成了,每個知識點都確認自己過關了,以海高學生的素質,一年兩年三年后的高考,還會畏懼嗎?
教養就是因為自己而讓集體更舒服
每次請大家到操場來升旗或者跑操,我們都覺得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老師們,同學們,難道升旗和跑操,就真的是學校拿來折磨大家的手段嗎,難道學?;蛘咝iL真的有這么壞嗎?升旗,是一個儀式,代表我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國母親,代表著我們要珍惜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代表著我們對這個祖國的無限熱愛,代表著我們向祖國人民默默地承諾,我們將不辜負祖國人民對我們的期待,我們將用盡自己的能力與實力來學習,來工作,來建設這個國家。
老師們,同學們,這是多么莊嚴的事情,這是多么莊重的事情,它是一項任務嗎?跑操,不只是鍛煉身體,更是鍛煉意志,鍛煉德性。運動不只是讓我們健康,還讓我們快樂,讓我們精神振奮,讓我們尋找到大家是一個班級,一個年級,一所學校的那種歸宿感和集體榮譽感。
可是,如果我們不把自己融入集體之中,甚至在整個過程中更要炫耀自我的獨立性,那我們感覺到的就是強迫,感覺到就是鞭策,感覺到的就是被跑操,這哪有快樂可言!體育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學會與別人配合,學會讓自己融入團隊,學會與他人分享。如果我們只是想到操場上來跑兩圈,那你傍晚來就可以了,為什么我們要有組織的跑操呢,這就是一種團隊精神的訓練,這就是一種合作品質的打造,這就是一種分享理念的營造。
其實,不論是老師,還是同學,看看我們現在的團伍,看看我們現在的精神狀態,就可以看得出我們離團隊精神,離合作品質,離分享理念有多遠!沒有合作,沒有團隊,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學習就是逆水行舟;有了合作,有了團隊,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學習就是順水推舟。
我們現在從下課鈴響到開始升旗,整個過程需要八分鐘,但消防演練時只需要兩分58秒,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距,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早到了操場的同學,不替后面的同學著想,更不會為他們讓路。反正我自己已經到了操場了,我慢慢散步也會準時到跑操位置,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當你在操場中慢慢散步的時候,還有六七百名同學被你堵在了身后呢!
還有,同學們,當你們在教室里吃東西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其他沒有東西可吃的同學會想什么呢?如果大家都在教室里吃東西,那教室又是什么地方呢?教養就是要讓他人舒服,而不是讓自己舒服,你能做到嗎?
教養就是讓自己堅持到最后一秒
在每一項活動結束前的幾分鐘,比如我現在告訴大家,我的講話馬上就要結束了,這個時候你想干什么了?盡管我們每次到操場來的時候,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我們每次離開操場的時候,卻是大步流星地走了。
同學們,老師們,每項活動的最后幾分鐘,哪怕是最后一分鐘,不管是我們的表情,還是我們的行動,都是對整個活動的表態,在我們比別人早走的那一兩分鐘里,我們贏了那一兩分鐘,但我們卻丟了整個自己。
這一兩分鐘,還表現在我們去食堂的早晚,還表現在我們下晚自習時的早晚。提前一兩分鐘,可以比別人早吃好幾分鐘,但你狂奔著去吃飯的那種形象,是不是看得出你長大后會為了吃飯而奔波忙碌的樣子呢。
下晚自習了,我們早走一兩分鐘,對值班老師,可以避開校門口的交通高峰,但所有在校門口的家長,都會盯著我們,孩子們還沒有出去,我們先出去,這讓我們怎么對家長和社會負責任呢!同學們老早就準備下晚自修了,往往提前五分鐘,有的同學就已經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凈凈了,這意味著你失去的不是幾分鐘,而是和其他同學比,你失去了攀登最高峰的那幾分鐘,你失去了對未來完美生活的追求,失去了對生活每一個階段淡定的享受與安心的欣賞?;蛟S,這就注定了你永遠都忙著趕路,但忘記了當初上路的目的,更不知道將走向何方。
海高是追求卓越的地方,不論是海高老師,還是海高學子,這都是我們的方向,也是我們的目標。但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我們絕不能因為我們學習上的優秀,就容忍自己教養上的不足;我們可以在學習上走得慢一點,但絕不能在教養上有絲毫的懈怠。老師們,同學們,更多的自律,而不是更多的管理,才是一所學校走向卓越的堅強保障,希望我們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珍惜自己的每分每秒,讓自己變得更有教養起來,讓學校變得更有品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