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自我職能作用的123
時間:2016/3/15
第一,只有把握好教育的“生長”特征,才能準確地找到自我職能作用的前提。
校長要準確定位自我職能作用,首先應該明確教育的本質是什么,這是校長解決學校其他任何問題的前提。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生長”。凡生命的“生長”,都有自身的規律,都有其自主性。校長的自我職能作用,歸根到底是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內化”和“自省”而起作用的。因而高度尊重、珍惜教師和學生生命的生存和創造價值,是校長自我職能作用發揮的唯一途徑。只有尊重師生,激發其內在的潛力,才能形成學校發展的動力。
第二,校長只有領會學校發展的因果科學內涵,才能準確界定自我職能作用的范圍。
教師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學生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最終目的。因此,校長可通過發展教師來發展學生,通過發展學生來發展學校。
校長的自我職能作用,體現在幫助教師的發展上。好校長的領導作用,是通過廣大教師的合作與盡心奉獻而實現的。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好校長的作用就成了空中樓閣。校長的自我職能作用,最終體現在保證學校的一切工作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所以學生是學校教育真正意義上的主體,也是學校的終極價值所在。因此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實現學校教育現代化,強化學校管理等,最終都是為學生發展服務的。這也是最終檢驗校長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
第三,明了教育的文化背景與實質,校長才能理解自我職能作用的本質。
任何教育無一不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礎上,以一定的區域性文化作背景。說到底,教育是一種人類文化的繼承和創造。文化包含了學生發展的全部內容和所有途徑,也包含了教師教育作用發揮的一切手段。因而,校長自我職能作用要求校長應該具備一種“文化”功能。
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可以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卻能夠深入人的內心,刻入人的肺腑,甚至會影響到主體一輩子的思想、意念和行為方式。有了這種“文化”,學校就有了正確的輿論導向、良好的教育風氣和積極的學習氛圍、規范的行為模式,學校本身潛在的教育力量得到激發,學校的發展就走上了自由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