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好校長,就會有一所好學校。校長治校,委實不易,校長們在營造一所好學校的過程中,治校策略會因主客觀諸多方面的原因生有“四過”。
人事變動過猛
A校長初調入一所“亂”校,這所學校教師隊伍管理松弛,人浮于事,學生流失嚴重,已近崩垮。
身負上級重托,校長初任,立功心切,想盡快改變學校的面貌,于是采取了“最猛”的改革方案:大搞人事變動,先將原有教干不分青紅皂白全行免職,然后任用“自帶”教干;又將一些“不務正業”、“奸滑可惡”的教師從初中貶至小學;突擊進行“聘任制”,將學校大部分教師先行“開除”,然后“戴罪聘用”……這樣大規模的人事變動不亞于一場地震。“地震”的后果是:新任校長成了“光桿兒”,學校并沒有快速地起死回生,而是更加迅速地走向了癱瘓。
教訓:亂校之亂,亂在人心,大規模的人事變動,無疑加劇了這種亂勢,讓本可收拾的局面變得不可收拾,皆管理方式“過猛”之故矣。治亂校,重典有時并不能奏效,亂校“易徐圖,不易猛攻”,在“徐圖”的過程中凝聚人心,讓四分五裂的教師漸漸團結在校長的周圍,然后才有轉機。
管理過程過細
B是一位女校長,工作盡職盡責,成效有目共睹,學校獲得了許多上級表彰的榮譽。但是,這位很有成就的校長卻不討老師們的喜歡,一提起校長的“所作所為”,大家都有一肚子的意見。
原來女校長治校“過細”----上班后,女校長會到各個辦公室里轉一轉,看看有沒有說話的,有沒有不備課的,這都未嘗不可。但女校長還要翻翻老師們的桌洞,看看老師的桌洞內有沒有“與教學無關的書籍”,有沒有“可供食用的零食”。如果有,要統統收繳,因為這些東西會“影響”老師的工作。因為這些過細的管理方式,所以老師們都煩,甚至有老師私下憤憤地說:如果再翻我桌洞,我就跟她翻臉……
教訓:在過細的管理中,女校長的做法已經使她走到教師的對立面去了。學校管理不拒絕細致管理,但細致的過程不能以侵害教師權益為代價。“事無巨細”的過程中如果連桌洞都要翻一翻,老師們還有隱私權嗎?還有安全感嗎?在缺乏安全感的狀態中,老師們不“心生怨氣”才是怪事呢。
情感投放過少
新學期開學在際,C校的班主任安排仍然缺人,因為一些教師拒絕這個“苦差事”,看來校長要做些“說服”工作了。校長先找一位老師談:要以學校工作為重,以大局為重,要奉獻……但是這位老師根本不吃這一套,勸說工作找不到突破口。
沒辦法,校長又找另一位老師,還沒開口,老師先堵上了:“談其他可以,做班主任免談。”校長說:“你什么也不用考慮,是不是應該考慮給我點面子。”誰知這位老師說:“我不給你面子,這么些年來,我也沒有得到學校多少面子,當了這么些年的班主任,除了被整就是被批,心寒了,所以請你不要再說了。”
校長只好退下。也是呀,----這些年來,一直把班主任“當牛做馬”地使喚,可是投放給班主任的關愛卻是少之又少。看來缺少了當初的情感投資,就難以收獲老師們做班主任的長久熱情呀。
教訓:班主任是學校的脊梁,班主任的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校長不關心他們,不愛護他們,他們的工作熱情就會一年比一年減弱下去。當許多老師對班主任工作失去熱情時,學校就會出現“班主任荒”。校長千萬不能忘記對老師的情感投放,因為這些投放是對老師心理的維護和修正。一個“過冷”的校長,終會讓老師心冷,----他們不會給你面子。
管理手法過糙
D校評比優秀教師,符合條件的有很多人,但名額只有兩個。校長“欽點”了兩人,其他人就有意見了,有老師找校長“理論”,說為什么評優不公平,為什么評人家不評自己。聽到不同意見,校長“火了”,拍著桌子訓:公平!哪來的公平!要說公平,我就是。看到校長拍桌子,還不講“理”,老師也“火”了,隨著校長也拍起了桌子。兩人在辦公室里上演了一場“大鬧天宮”的校園劇……
教訓:“公平”不是絕對的,當有老師向校長討要“公平”時,校長應該心平氣和地解釋原因,說服教師。如果一有教師“上訪”,校長就表現得不耐煩,甚至“暴跳如雷”,恐怕不能服人,而且還有損自己的形象。拍桌子這種管理手法太過糙。校長應該用自己過硬的修養引領學校的發展,不能動不動就“吹胡子,瞪眼睛,指鼻子,拍桌子”。這些手法很“落后”,有時會起反作用,一旦遇上“不怕死”的,他也跟著你“動糙”,到時還真不好收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