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小學校的精細化管理
時間:2016/3/12
精細化管理是學校追求完美、實現卓越的重要過程,是適應市場競爭、打造學校品牌的必然選擇,是提升學校整體執行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中小學校要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精細化管理,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抓好。
一、抓好學校全局性的精細化管理
一要從職責抓起。目前,社會分工、專業操作和服務質量等的精細化是現代管理的必然發展趨勢。相對于學校來說,就是要將教育、安保、科研、教學、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常規性管理與服務性工作不斷地引向深入,做得精細周到;就是要求每個人、每個崗位,都必須有明確而具體的工作職責、督察措施、獎懲規定;就是要讓每個人做到牢記職責,盡到職責,對自己負責,對崗位負責,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與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要從計劃抓起。學校的管理工作計劃制訂得越全面、條款寫得越具體、執行得越認真,就越有利于管理計劃的落實,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學校每學年或每學期都應該制訂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目標)來指導各項具體工作,并能對照計劃中的內容和要求去一件件完成。抓好計劃的落實,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根本性任務。
三要從程序抓起。按程序辦事能提高人的管理素養和良好習慣。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要按程序化的規范要求去做,要把管理程序中的各個細微環節都想得周全,確保環環相扣、環環不漏,以減少管理過程中這樣那樣問題的產生,避免出現阻塞和脫節現象,從而形成管理有程序、辦事講程序、人人懂程序的工作習慣。
四要從制度抓起。制度健全,就能使學校管理由粗變細,由細變精,避免“粗放型”管理現象的出現。實踐證明,再好的制度,沒有人去很好地執行,其作用也不能得到發揮。為此,我們要培養學校的教職員工遵守制度、按制度辦事的好習慣,充分發揮制度應有的作用。一所學校只要把制度落實好、執行好,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就能得到保證。
五要從考核抓起。學校工作涉及的面廣,方方面面的事情較多,為了做好各項工作,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必須制訂具體細致、科學全面、操作性強的考核制度,特別要重視抓好量化考核,并將“定量”與“定性”考核結合起來。在考核中要體現多元性與發展性的導向,確保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形成“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優質多酬,劣質少酬,無質不酬”的利益導向機制,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六要從檢查抓起。有人說:“人們不愿做你希望他做的事,人們只會做你檢查的事。”這就警示我們,學校各項工作任務除了有分工、有布置、有要求之外,更重要的一環是加強經常性的檢查。我們要嚴格檢查各類人員上崗到位情況,解決“出工”的問題;嚴肅檢查各類人員在工作中的具體表現,解決“出力”的問題。做到“誰的事情誰負責,誰的責任誰承擔”,并將每個人完成工作任務、履行崗位職責的優劣進行適當的獎懲。
二、抓好局部性的精細化管理
在學校管理中,抓好局部性的精細化管理很重要,這是學校整體管理優化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