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中國最貴的私塾今日學堂校長張健柏心靈獨白!

時間:2014/2/11

  體制內的應試教育到底好不好?我看這個問題基本不是什么問題,只要有一點基本的思維和觀察能力,就能夠做出判斷的。
    首期培訓班上,這些來自全國的,大學甚至研究生畢業的學員們,在事實面前,承認自己的思維和判斷能力,寫作能力等還不如學堂13歲的小助教。這幾個小助教絕非天才,只是正常人,兩個人來學堂學習的時間僅僅才兩年多。為什么這些在體制內讀了十幾年的書,過了幾十年生活的大人們,在學堂孩子們面前卻不敢自以為“有學問”呢?為什么他們在培訓中,發現自己原來學到的東西,居然是如此垃圾的時候會痛哭流涕?就是因為學堂走的是真教育的路子,每一步都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而體制內的應試教育,走的是反教育的路子,越走離真理越遠。因此在體制內學校上學的時間越長,就離真學問的距離越遠!
    然而,面對如此清晰的,山一樣大的真理和事實,很多家長依然在為體制學校辯護。這說明了我培訓期間講的一個事實:中國人目前的狀態,就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命運;國人既然喜歡這種教育,因此我沒有必要來改變它。我只是在這里發表我的觀點,讓喜歡改變的人自己來看,自己來改變。不想改變的人,讓他們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會去干擾他們。

    據說有不少家長,非常反對我對體制學校的批判。他們的理由非常充分:張校長說體制學校這不好,那不好,但他自己還不是體制學校培養出來的嗎?他當年也沒有上過今日學堂呀?
    據說不少家長們還根據這個邏輯,面對自己孩子的質疑,要求自己的孩子在體制內安心學習,好好讀書。因為就算上體制學校,也完全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張校長;也可以去開辦未來的今日學堂。因此,體制學校沒什么不好的,關鍵還是看自己!

    真是這樣嗎?這句話其實似是而非!
    首先,我肯定是“從體制學校出來”的人。我小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會有“非體制學校”供選擇。所有的人,都只能有唯一的選擇----“體制學校”。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一路讀來,上的都是“體制學校”。因此現在的孩子,比我們當年的學習選擇自由度大得多。目前這個世界顯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還是要感謝時代的進步!
    但是,我肯定“不是體制學校培養出來”的。相反,我從小到大,一直就不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而是一直讓老師不太喜歡的,不好好上課,不好好聽課,也不好好做作業的的“叛逆者”。只是因為我最終的考試成績還好,因此老師也算是“能夠接受”。而且,我成長的年代,與現在已經很不相同。即使是我本人重新再來一遍,重新去讀體制學校,我也不再能夠“成為我自己”了。因為“時代不同了”。
  
    首先,我當年很小就是一個“書蟲”;很早母親就教我認字了。還在小學階段,就會直接看大部頭的“字書”了;這在當時的同齡人中基本上只會看“畫書”(現在所謂的“繪本”,當時的連環畫)相比,很讓大人們驚訝。小學五年級以后,我的閱讀速度就達到了每分鐘1500字以上;一天就可以看完兩本書,因此常常感到“讀書饑渴癥”,要到處去弄書來看。那時候得到書籍的條件很有限,幸好我們家有一點藏書。另外家里會給我些零用錢,基本上我都用來買書了。而小伙伴們基本上是用來買零食吃的。同時我父母還有縣圖書館的借書證,基本上都是我在用,保證了我的“書源”。當時的課本,我是基本不太看的,因為剛發的新課本,我幾天就“消化完畢”;曾經有一次(中學階段),一個同學無意中發現剛發兩天的語文課本我已經讀過了,就拿新課本來考我,結果發現課本的全部內容我基本都知道,連每一個作者的名字都爛熟于心。因此上課我經常不聽老師的課,自己看自己的書。一直到大學都是這樣,我是大學里面有名的逃課生。
    那個時代,是“讀書無用論”的時代,讀書人不受尊重,讀書好也沒有人羨慕和表揚。我喜歡讀書,反而常常是讀書不好的親戚朋友們笑話的對象,說我是“相公”(書呆子的意思)。我父母雖然是文革前的老大學畢業生,但對我讀書好壞也不在意。當時大學已經停止招生,就算是有大學也沒有太多人喜歡上。因為大學畢業的父母實際收入還比不上一個百貨公司的營業員;當時連賣豬肉的人都比大學教師更有面子。因此,我讀書好,父母也不認為是什么特別的優點,也不見得會有更大的前途,因此其實他們是不太管我讀不讀書的。當然更不會管我讀什么內容的書了,都是讀的“閑書”---只要找得到的書,我都看,甚至包括【赤腳醫生手冊】,【儒法斗爭歷史資料集】等等。因此,那個時代讀書的人,真的是沒有任何功利之心來讀書的,純粹就是喜歡讀書而已。哪里像現在,父母和孩子讀書都是很有目的性,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才來讀書的;在這種讀書目標下,哪里會有我這種人存在的機會。
  
    我80年考上的是工科大學,但是我喜歡的是文科;當年沒考文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文科普遍被瞧不起,當年的口號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有老師認為考不上大學,不會動腦子的笨蛋,靠死記硬背去找一條出路的人,才會被分流去讀文科。我不承認自己是笨蛋,當然就不愿意考文科了。
    不過,工科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內心還是想學文科。于是就用了半年的時間,自學了四年哲學系的全套教材,去考了哲學系的研究生。居然除英語科差了四分外,其他專業課程全部過關。這可不是老師培養的,全是自己學的。不過就是被英語害了我,因此第二次考研究生,最主要的時間都用來學英語了,一天學習7-8小時的英語(我犯的很愚蠢的錯誤,如果不去學十年的英語,我的成就會更高)
    上了研究生,其實主要也是靠自學。導師的作用是很“輔助性”的,真正教的東西極其有限。很多時間我根本不是用來聽講,而是自己看喜歡的書。當時讀研究生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大量自己支配的時間,老師基本上不管你在干什么;研究生導師最大的價值,就是允許我與他的觀點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我當年寫的關于德國哲學的論文,內容和邏輯都很深,據說全武大也只有少數幾個人才看得懂。當年朋友們給了我一個“才子”的稱號。
    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我寫的論文是“初民思維研究”----原始民族的思維特征研究。這個內容,可不是老師規定的,老師也不懂這個專題,我純是自己感興趣才去弄的。其實導師很反對我去搞這類吃力不討好的論文,生怕通不過。當時任評委會主席的系主任私下里說:這家伙寫的東西,我都看不懂。其他老師大多數也看不懂我的論文。不過,當時的老師很有些國外老師的風采----自己看不懂,證明學生很優秀。因此,我的畢業論文獲得了難得的“全優”好評。當時尚年輕的評委,后來任武大哲學學院院長的某某老師當時對我的評價也很高,要我畢業后好好就此畢業論題寫本書出來。(不過,我研究生畢業后自己認為“自古無用是書生”,就再也沒有進入這種“學術領域”了,后來看書,就只關心能夠服務社會人生的“經世致用”之學)。

    看了我的整個“學歷---學習的歷史過程”,就知道我主要都是靠“自學”出來的,靠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的書,才成為我“今天這個樣子”的。因此,能說是體制學校“培養了我”嗎?不能;只能說,我“來自于體制學校”,但是體制學校并沒有“培養我”---只是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包括不學教材的機會。
    這種“不管不問”的體制教育,也導致我的“學習基礎”不可思議的差;甚至我大學畢業后,卻連拼音都不會。工作后我就買了電腦,必須使用拼音打漢字,才不得不“自學拼音”的。我其實是用英語音標來拼漢字的。我現在打字速度很快,用的就是“雙拼”。這小學生就應該會的基本功,可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奇怪不?
    我研究生畢業,連拼音都不會?怎么可能?現在從體制學校出來的學生,有可能不會拼音嗎?這個簡單的事實,證明我們那個時代老師根本不在意你的學習和成績,甚至家長也不在意的;因此才會鬧這種笑話。
    當然,我的這種獨特的經歷,也給了我很好的理由----不學拼音直接學漢字很容易。這實際上就是學堂目前教學漢語的方式---直接法認識漢字。因為中國傳統上根本不學拼音的;直接學漢字。現在學堂里面,也跳過了拼音直接學漢字。只是因為學堂教英語,孩子們自動會學會“拼音”的---老師引導一下就可以了。不過往往他們早就會認字了。
  
    我創造了一套學英語的方法,可是,我的英語也不是老師教的。我上高中的時候,才開始學ABC,而且沒有人認真學,當時基本不考英語。
    上了大學,我們的大學英語課本,也是從abc開始教的----因為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幾乎是“零”。不過,苦學四年的結果,我考研究生,其他課程都是優秀,但是因為英語不及格(差四分上線),我失去了讀研的機會。我總結考試失敗教訓的結論是:第一,我不是笨蛋,第二,英語是笨蛋都能夠學會的語言,不是什么“高難課題”。第三:我也努力按老師的要求好好學英語了,并沒有混日子。因此最終結論就是:如果我學不好英語,肯定不是我和英語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后來我準備英語考試的時候,就完全丟開了大學的教材,丟開了老師教的學英語方法,采用國外的教材(新概念的原版,無翻譯版),采用我自己研究的學英語方法,再次考研究生,最終總分第一名。英語科目也是當時本專業的文科生第一名。
    可見,我取得的“成績”,處處是與體制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才得到的。如果我是一個乖乖仔,現在必然是一事無成。我的很多同學朋友,很“聽老師話”的,現在他們的生活和作為,證明了我的這句話。
    我當年一直是一個“問題學生”,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認為我很另類。雖然我考高中,考大學的成績都很好,高中考入全省重點高中重點班,是省重點中學的第一批學生;大學也考入了全國重點大學。但是很不幸的是---老師根本就沒有留意我;因為我的平時成績很爛,我根本不去認真對付這些考試,而是忙著看閑書。最終大考的時候,靠長期喜歡閱讀帶來的良好知識和思維積累,短期內突擊一下,就超過了很多平時成績遠比我好的同學,考上更高一級的學校。

    現在,各位家長應該知道,為什么我不承認是體制教育培養出來的了?我其實在當學生的時候,就一直跟“體制教育”合不來。我是靠自己看書學習出來的。我甚至連一個內心很崇拜的老師都沒有---從小就沒有。只有一個沒有見過的“老子”,是我心甘情愿地佩服和學習的老師。
    那么:家長說,不排除現在的一些孩子也很有個性,很會自學;因此在體制學校內學習,多年后也成為我這樣的人呀?
    又錯了-----即使有我這樣的人,在現在的體制學校內也出不來了。我這種“不合群”的學生,只會被不斷地打擊,直到成為廢物,除非我早早逃離學校。
    因為---時代不同了。現在的體制學校,根本不像我當年的學校一樣寬容,允許學生自由發展,允許學生不學習;不做作業;允許學生把學校僅僅當成一個游戲場。現在的學校把學生當成了工廠的標準產品,根本不允許你“另類”,不讓你成為自己,只能成為一臺考試機器;不然就宣布你是“廢品”!

    我少年時期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學習自由”的時代(60-70年代)。那個時代,學習好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很可能是一件壞事。有可能打成右派,反革命等等。反而不讀書的人很安全,“根紅苗壯”的。考試考零分,教白卷,敢挑戰老師,甚至打老師,才是“英雄”。因此,老師和家長,都對學習好壞不在意。老師特別不敢管學生,生怕學生造反!別看我父母都是文革前的老大學畢業生,他們也一樣對我學不學,學的好不好根本不在意。更別提“私下輔導”了----只是在高考恢復后(77年以后),才覺得既然我學習好,考大學當然要比下鄉但知青好。這才關心了一下我的學習,我爸在高考前才幫助我“過了一遍”數理化。
    那時候教師和知識的地位多高呢?我讀初中的時候,縣長據說很欣賞我媽媽,主動表示愿意幫忙,利用特權把工作調動去百貨大樓當售貨員-----讓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高級老師去當一個普通售貨員居然是一種“恩惠”,各位能夠想象嗎?但事實上就是:當時一個市場里面不識字的賣肉的人,社會地位都比一個大學畢業生,一個中學老師高。他們的收入也比老師更高了;當然,是指“隱性收入”---他們可以撈點外快。我父母絕沒有這種機會,只能靠干工資過日子。而且當時很多單位的職工都有“開后門”的機會,利用職位謀點好處。而最沒有油水的就是學校的老師----因為沒有人覺得讀書有什么用處---直到后來恢復高考后老師的地位“突然提高”了。
    當時,我們一大堆親戚中,我父母的學歷是最高的,但社會地位是最低的。親戚們都認為我們一家是“書呆子家庭”,沒本事,也沒出息,沒有資源可以利用。甚至我上了大學以后,假期回家也常常成為一些親戚們嘲笑的對象---大意就是除了讀書我什么都不會。沒他們會玩,沒他們會搞關系,也沒他們在社會上混得開。他們認為我大學畢業后,無非就是像我的父母一樣當老師--臭老九;也沒有什么值得尊重的。這也是我上大學后堅決不想當老師的原因---太讓人看不起了。很不幸,這些親戚們的判斷最終是正確的---我現在還是走了父母的老路,還是當了一個老師。只不過比他們當年要受尊重一些。

    你自然會知道,當年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讀書好不好,是沒有人看重的本事。那時候,只有一批真正愛讀書的人,不為了任何功利目的而學習的人,保持了學習的積極性。正好,高考給他們打開了“機會之窗”,這批善于讀書的人考上了大學,后來成為個行業的骨干,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于是,現在的人,不管喜不喜歡讀書,都要拼命的“考大學”了。

    現在,還有這樣允許學生自由發展的土壤嗎?
    因此,如果您希望將來成為另外一個張健柏,您就不能上體制學校變成一個“廉價的知識工人”。您得讓他在家上學,讓他自由地,毫無功利地學習和讀書,有可能將來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一些。當然,也可能他就不是讀書的料,就是不喜歡讀書;你也要允許他做“文盲”,就像是當年的父母一樣不在意孩子讀不讀書。
    如果您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一些有志氣的孩子別說趕上我,超過我都是很正常的。因為目前可以獲得的教學資源大大優于我的童年時期;比如今日學堂的學生超過我才是正常的結果。她們現在才小小的十幾歲年紀,很多大人就自嘆不是她們的對手(我當年也不如她們現在)。今后再過十年,二十年,可以想象她們的未來空間會有多高。但是只要你乖乖地去體制學校,服從老師的安排,服從國家教學大綱的計劃,這樣一路學士,碩士,博士的讀出來,就別指望趕上我了---連我們學堂十幾歲的孩子都可以輕易超過你!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aⅴ久久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DVD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