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要姓“教”
時間:2016/2/19
校長是一校之長,校長就要以校為本,以校為家,用心經營好學校。帶頭建校,帶頭治校,以學校整體利益為重,做好學校的示范者。凡是鼓勵教師做到的,校長一定要先做到,而且要做得盡可能好;凡是要求教師不能做的,校長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就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例,要求教師提高業務水平,校長首先應該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里手,用信心和決心去感受專業成長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過程,即使最終未能成“名”成“家”,只要秉持著為教育事業追求不止、奮斗不息的信念,就是對自身最好的精神撫慰,也是對教師最好的行為示范。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校長要把工作中心移到教學工作上,以抓質量為突破口,積極進行課程改革,促進學校快速發展。所以校長姓首先要姓“教”,做業務精良的“引路人”。
這就要求校長要勤于學習,充實自己,提升自己,讓學習成為自己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熟悉各科教材內容,明確各科教學目的、任務,并深入鉆研一門或幾門學科教學,以淵博的學識成為師者之師。唯有如此,才能帶動教師深入鉆研教學業務,指導教學,指導教師,全面提高育人質量。
校長需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評課,督促、引領教師教學,聚焦教學,瞄準質量,進行引領和調適。當然,校長可以自己帶頭上示范課,帶動教師優化課堂教學,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帶頭參加教研活動,以務實的態度引領教師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帶頭進行課改和課題研究,以小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引導教師參加課改和課題研究。
只有基于以上業務學習和教學實踐,校長才會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設計者、發動者。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級理論,每個人都有物質與精神方面的需求,作為教師,其最高層次的需求就是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專業價值的實現。校長通過審視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狀態,為教師專業發展設計愿景,并且通過校本研訓等途徑,引領教師走上專業發展之路。當教師進入跑道已在跑步進程之中,作為引領者,校長有時會在隊伍最前面領跑,有時會在中間陪跑,有時也會關注隊伍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