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是個流氓、無賴,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卻得到了天下。有人問得天下原由,他很坦率,一句話:他懂得用人。像韓信、張良、蕭何等人,才能都在劉邦之上,卻都被劉邦所用,都在為他服務,讓他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對手,把江山拿到了手上,并且穩穩地坐了下來。 會用人,是他成功的最大的秘訣。
在當今的一些大公司里,本科生、研究生為專科生,乃至中專生打工,那也是很平常的事情。這也很正常。在任何一個群體,一把手怎樣用人,那是最重要的。因為你不會,你不懂的事情,別人會,別人懂,只要你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愿意為你所用,你就能夠把事情辦好。事情就這么簡單。
校長對學校的影響: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劉邦,打仗不如韓信,謀劃不如張良,后勤不如蕭何。在我們一些人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大笨蛋,但他身上有凝聚力,那些鳳凰們都一個個擇他這棵良木而棲。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他并不一定非得什么都比別人更強,成為一個完人。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長,讓人折服。
今天,什么人可以當校長?這的確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以前,我也思考過這么一個問題,并且得出了一個結論:優秀教師才能當校長。因為,在我的眼里,那些著名的校長,像高萬翔、馮恩洪等,都是著名的特級教師,他們管理的學校,也是有名的學校。實踐告訴我:優秀教師才能擔任校長。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校長: 現代校長的素質
觀念———創新見長 現代教育的學習觀、人才觀、成才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人品———帶頭見長 身先士卒是領導者的一種品格,又是領導的藝術。辦學———用人之長 人有所長也有所短,很優秀的人也不例外。
關系———協調有長 學校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它依附于社會的大環境。
但是,另外一個現實又告訴我:著名學校的校長,也并一定都是著名的教師。有一位教師,上課并不受學生的歡迎,甚至有時還被學生轟下了講臺。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卻成了另外一所學校的校長,管理著一百多名教師,幾千學生。沒想到,幾年后,這所學校竟成為該地區的一匹黑馬,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名列全市的前列,成為當地的一位明星校長。活生生的現實告訴我:校長并不一定需要專家來擔任!
社會發展到了今天,專業化是一個顯著的特點,任何一個組織都必須遵循如此。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必須是專業人士,不能是外行,不能是當年的劉邦。尤其是在今天這個新課程進一步實施的時候,對教師專業化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要求所有教師都必須在專業化方面,繼續進步。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領頭人,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在學校里,校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有人說:“有怎樣的校長,就會有怎樣的學校。”
這是我們思考這一問題的前提,否則,就有可能走極端。還是以那位不稱職的教師、很稱職的校長為例。作為教師,他不是很優秀的。但他很可能懂得教育的規律,懂得管理的規律,只是在教學上有欠缺而已。但他畢竟還是一位教師,接受過專門的師范教育,算得上是一個專業人士,只是在教學上不那么“專”罷了。所以,他才能成為一位好校長。
對比: 美國人看校長素質與學校發展
劉邦,雖然不那么“專業”,但懂得怎樣奪取天下與治理天下,他并不全是外行,至少他還懂得用人,這是政治家最為重要的素質。專家型、學者化的教師,如果他有教育管理方面的特長,可以大展宏圖,施展才華。他可以以自己的專業才能,去引領教師,去指導教師,做教師教育教學上的領路人。
高萬祥、馮恩洪們,他們正是這樣做的。我始終認為,作為一校之長,要把全校教師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必須要有過硬的,讓人心服口服的素質,否則,就很難凝聚人心。而能夠使人信服的,則莫過于專業素養與人格修養了。其實,任何人當校長,如果要成為一位稱職的好校長,要么在專業上有較高的素養,要么在人格上令人敬佩,或兩者兼而有之。在這個意義上說,不論是專業引領方面讓人信服,還是人格方面使人敬佩,這都是當今的校長必須具備的,否則,就很難說稱職或優秀了。
至于活動能力有多強,這只是一般的能力,不是能否成為一個稱職校長的素質。至少在純粹的意義上是這樣的,很多成功校長的事實,都說明了這一點。至于以社會活動能力而成為校長的,那只能說是不良的社會風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