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小學學校組織變革很久了。記得2004年北京廣渠門中學打破教務處、教導處、后勤處結構,成立課程部、資源部、學生服務部時,我就小小的震撼了一把。而真正開始促發我們關注學校組織變革問題的是北京市高中新課程改革后一批學校的創新,如北京十一學校的學部制建設、北大附中的單元制、北京豐臺二中的流程再造,等等,校長們組織變革的實踐智慧大大激發了我們對學校組織變革研究的興趣。于是,在第二期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啟動時,經多方協商,領導認可,我們確立了第二期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的研究主題就是“學校組織變革”,由北京教育學院校長研修學院承辦,聘請了在學校組織變革探索卓有成效的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北京師大教育學部書記褚宏啟教授為工作室特聘導師;通過自主報名、區縣教委推薦、專家面試等環節選擇了北大附中王錚校長、北京理工大學附中陸云泉校長、北京171中學陳愛玉校長、北京156中學吳偉東校長、北京豐臺二中王志江校長、北京小學李明新校長、北京延慶二小劉明軍校長作為入室研究員,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學校組織變革共同研究之旅。
有人說,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與誰在一起。兩年來,第二期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第二工作室在特聘導師褚宏啟、李希貴兩位大家的引領下,在七位可愛的、智慧的校長努力下,在學院導師陳麗的具體設計下,在項目秘書呂蕾博士細致服務下,形成了開放大氣、快樂分享、研究合作的文化氛圍。難忘我們一起深入每所學校交流時的暢所欲言,難忘選題時各位的唇槍舌劍,難忘研究過程中的痛苦糾結;難忘上海國際學校考察時的興奮分享,難忘延慶冰燈之行的“坦誠相見”;難忘李希貴校長的智慧點撥,難忘褚宏啟教授的高屋建瓴,與他們在一起,領略什么叫教育家的風范!難忘王錚校長沉穩內斂中的變革魄力與謀略,難忘陳愛玉校長婉約嫵媚中的雷厲風行,難忘吳偉東校長溫婉低調中的不凡卓見,難忘陸云泉校長才子風骨中的務本求實,難忘王志江校長詩性哲理中的教育堅守,難忘李明新校長激情飛揚中的遠見卓識,難忘劉明軍校長樸實外表下的詼諧聰慧,與他們在一起,明白什么叫名校長,什么叫靜下心來辦教育!兩年來,我們“相約星期三”,共同走過點點滴滴,已經把第二期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第二工作室裝飾得美輪美奐,也將成為我們人生之旅的幸福回憶,溫馨著我們未來職業生命的前行之路!
兩年來,第二期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的校長們完成了選題、開題、研究實施、研究成果撰寫的過程。校長們的研究是對學校組織變革的行動研究。在校長們行動研究過程中,一方面充分發揮工作室校長們的智慧,大家群策群力,智慧共享,先后舉辦了18次研討交流會;另一方面導師們對每位校長進行多次個性化單獨指導,引領校長們的研究方向,解決研究思路、研究觀點等問題。然后由工作室學院導師陳麗教授對校長們的成果逐一修訂,由工作室特聘導師褚宏啟教授與李希貴校長最終定稿,由工作室秘書呂蕾博士進行最后的文字校對。
北大附中王錚校長的《學校多元自主發展體系的設計與實施》,在分析當前中學面臨問題的基礎上,探索與推進北大附中走多元自主發展之路的組織結構變革(建立五大部、七大單元、四大學院、五大中心)與組織制度變革(實行學分制與選課制的統一結合、走班制與小班教學、導師制),可以看出一所名校的成熟名校長在進行學校組織變革頂層設計的前瞻性,整體推進的力度與睿智。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陸云泉校長的《教學方式轉變與學校組織變革研究》,提出學校組織變革需要聚焦教學方式的變革,以此帶動和推進學校組織結構和文化的變革。陸校長采取課題研究帶動與行政推進有機結合、組織結構優化與組織職能完善有機結合、觀念引領與機制保障相結合、小步子漸進性推進五大策略進行變革,體現了一位新任名校長進行組織變革的謹慎與智慧。
北京延慶二小劉明軍校長的《基于教學管理的學校組織變革實踐研究》,圍繞教學管理,按照“高站位決策,低重心運行”的管理策略,穩步進行管理關系的調整(以教導處為核心的學校組織結構改進)、行動導航(以實踐為主導的干部培訓和提升)、課程建設(構建“兩院一組一團”校本課程格局)、技術服務(以科研為導向的技術變革)、文化與制度變革(以文化為統領的環境建設創新)的系統學校組織變革實踐過程,反映出一位郊區名校長進行組織變革時的務實態度與系統思維。
北京市171中學校長陳愛玉的《基于學習型教師團隊建設的學校組織變革》,在分析科層制管理模式制約教師隊伍發展的基礎上,指出新課改提出組織變革的專業化取向,并在梳理學校“基于學習型教師團隊建設的組織變革”舉措基礎上,提煉出學校組織變革的基本策略:構建價值體系,形成組織結構向心力;在“強調專業化取向”中引領教師自我發展規劃;在“基于實際問題的校本研修”中豐富教師團隊學習;在管理上從集中向賦權轉變;在運作機制上從競爭到既合作又競爭演變;構建以專業績效導向為特色的綜合評價體系。陳愛玉校長的改革探索反映了一所大校的名校長戰略思考與實踐落地的完美結合。
北京一五六中學吳偉東校長的《以教科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研究》,結合學校管理面臨的新挑戰,提出教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清晰分析學校選擇什么樣的科研課題、組織層面如何推進教科研才能保障教科研作用發揮問題,反映出一所普通中學的名校長進行組織人員變革時的務實態度與智慧取舍。
北京小學李明新校長的《 “四季課程”整體構建的實踐探索》,以促進小學生生命成長質量為根本,以北京小學培養目標為核心,以北京鮮明的四季變化和社會現實作為新的課程資源,對學校課程進行整體性規劃而構建起的學校課程體系,形成“2-1-2-1式”課程實施模式,以及由此而推進的學術型組織的建立與機制的完善、扁平式管理方式下的班組建設、加強家長委員會作用及家長作用的發揮等組織變革的策略,促進了學校組織由行政型向學術型的轉型。李明新校長的探索,是我國基礎教育學校課程的整體構建及由此帶來的組織變革,富有極大的創新性、前瞻性,反映了一位名校長的遠見卓識與責任擔當。
北京豐臺二中王志江校長的《關于學校文化建設的哲學思考》,在提出“教育學建立在哲學與心理學基礎之上”的觀點之后,進一步追問學校之本質,分析學校是由“常人-真人”構成的生生不息的存在之境域,然后對學校使命、價值觀、愿景、戰略、校歌、校徽、校旗等進行了系統設計,反映了一位年輕的名校長對學校的理想建構與詩意追求。
校長們的探索,以服務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和最終旨歸,涵蓋了學校組織價值與戰略變革、結構變革與功能調整、制度變革與文化變革、人員變革與技術變革等方面,體現了學校組織變革育人為本、學術主導、聚焦學習的本質追求,反映出校長們重塑學校系統的民主開放、實現組織的高效運行與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追求。至于在變革過程中采取策略與舉措,更是反映出校長們把握學校內外部環境進行創造性變革的實踐智慧!名校長第二工作室校長們改革探索的價值一方面表現為校長基于學校實踐而提出的創造性的改革思路和改革舉措,另一方面,他們的改革自信源于對學校組織變革系統和深刻的研究。這些鮮活的變革實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中小學組織變革提供有益的借鑒,折射出這批名校長的責任擔當、智慧魅力與教育情懷!
校長們的研究成果是階段性成果,本書呈現的是兩年來校長們進行組織變革的部分行動研究成果,有些已經成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最前瞻的實踐探索,有些尚顯稚嫩,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第二期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有明確的結業時間,但是校長們的變革探索還在繼續,也許再過幾年更加成熟的組織變革經驗會呈現在人們面前,我們期待著!
《學校組織變革實踐:校長的探索》一書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