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大中專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該項工作,學校應該始終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特征和發展動態來選擇合適的工作方式。
關鍵詞:學生管理;大中專院校;工作方式
學生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工作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知識文化教育有著密切關系。隨著高中的不斷擴招,大中專院校學生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綜合素質越來越低,學生管理工作越來越急切和困難,面對這種情況,學生管理工作應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改善這一狀況,已經成為學校管理的一個重點。
1.大中專院校學生管理現狀
首先,生源質量越來越低。隨著高中學校的不斷擴招,成績差不多的初中生都會升上高中,花錢上高中的學生也存在一部分,因此,導致大中專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兩者差距較大,學生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教學目標無法保證較好的完成。其次,自制力較差。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一直以來都受父母的溺愛,父母為他們安排好生活的一切,使他們的依賴性較強,自制力較差。據調查發現,大中專學生能夠自己獨立生活的只占30%左右。再次,自我個性較強。由于父母的慣養,使他們形成了自私、冷漠的個性,總是以自身的角度考慮問題,不關心集體、不關心同學。第四,學習主動性較差。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是從目前狀況來看,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缺乏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只喜歡學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缺課現象比較嚴重。大中專學生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與學生管理工作密切相關,大中專學生管理工作應該采取各種不同的工作方式來不斷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2.學生管理的工作方式
2.1尊重學生
大中專學生更加細膩和感性,更渴望被關注和信任,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忽視了學生的內心需求,以對大學生的要求去衡量大中專學生,一味勉強學生在文化成績和日常紀律表現中符合標準,這其實加重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日漸壓抑的情緒很容易導致消極厭學、心理扭曲甚至發生暴力事件,對于大中專學生的管理重點不應當是行為而是心理,如何使這些內心脆弱、一直受挫、對自己不抱太高希望的學生獲得自信、愿意勇敢面對生活和競爭、能夠看清自己的優勢找尋個性發展之路,需要教育工作者給他們內心的支撐,而這份力量源于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大中專與高中學生的發展之路有所不同,他們絕大多數直接步入社會,而高中生基本上進行再教育,我們應摒除以分數劃分學生的錯誤思想,尊重大中專學生的想法和需求,不勉強、不排斥、不否定,積極引導,做足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關懷和信任,這樣學生才能更有勇氣面對各種挑戰。
2.2避免單向灌輸的管理模式
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基本上是90甚至95后出生,生長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中,社會轉型期的思想、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形成了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加之市場經濟的逐利性,導致部分學生信仰缺失,在人生觀、世界觀問題上陷入迷惘,有的甚至做出錯誤的選擇;另外他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平順,人生閱歷較少,往往功利意識較強,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對他們進行教育,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之以行。另一方面,由于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發育尚未成熟,自制能力較差,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尚不能正確把握,很容易受一些錯誤思想的影響,染上一些不良習氣,所以必須借助于校規校紀來規范他們的行為。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只有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強心理引導,塑造其美好的心靈,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才能上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上我們注意教育與管理的有機結合,避免“我講你聽,我說你做”單向灌輸的管理模式,注重對學生的心理溝通,采取“坐下來談、靜下心聽”的工作方法,讓學生理解我們的管理,從而服從于管理,“口服”“心服”自覺地做好。
2.3做好后進生的轉化
做好后進生的轉化,是學生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也是體現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標志之一。對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管理人員要付諸大量的感情投入,不能只靠簡單的表揚、鼓勵。而是要用真摯的情感去溫暖、感化、關心和信任那顆受挫的心靈,因為后進的學生受到批評和處理,心中是恐慌而復雜的,他們非常想讓老師發現自己的“發光點”,從而取得老師的重新認可,從一個“壞”學生的聲譽中走出來;如果不能及時做好轉化工作,就可能將其推向另一個極端。對后進生的轉化教育工作,還要做到抓反復,反復抓。后進生在進步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反復,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反復發展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針對這種情況,學生管理人員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做好反復教育工作,對產生反復的學生,仍要尊重、信任,對他們在轉變過程中重犯的錯誤不急躁,屢教不改決不灰心,“懷揣三年,鐵也生暖”,抓反復,反復抓是做好后進生轉化的有效方法。
2.4加強班主任工作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聯系班級所有任課教師進行教學、教育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橋梁。班主任的工作態度、管理方法和教育藝術,對學生的管理起著直接作用,是能否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許多高職校的班主任大部分都是外聘(編外)人員。他們待遇不高,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水平高、素質好,但是工資太低,這類人才流失較多。為此,校領導要靈活、合理地調整班主任的管理辦法。構建一支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的班主任工作管理隊伍。另外,要加強班主任的理論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組織經驗交流會,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制定科學的班主任工作考評辦法,以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形成比、學、趕、帶的良好工作作風。
3.結語
大中專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管理人員與學生的共同配合和支持。總而言之,學生管理工作必須“以學生為本”,增強服務意識,把握住學生的思想動態,隨時改變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易鋼.學校社會工作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改革與戰略.2007(09).
[2]于永.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J].網絡財富.2008(07).
[3]龔凡.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J].企業導報.2011(17).
[4]李寶航,鄭直.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討[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