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功學家安東尼-羅賓至今滴酒不沾,甚至一提到喝酒他就感到惡心,正是因為他有過一次極限。小時候,他經常看到父親喝酒,并且認為父親喝酒的樣子很瀟灑。于是他很想親自體驗一下喝酒的快樂。一天,他請求母親給他來一瓶啤酒。母親問他為什么。他說見父親喝酒的樣子很瀟灑。母親說:“那好,你得像父親那樣一次喝足六瓶。”羅賓高興地說沒問題。于是母親就在他前面擺了六瓶啤酒,一一打開。羅賓喝下第一口時,感到難喝極了,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喝完了這瓶。他說:“媽媽,我喝夠了!”但母親并沒有饒他,逼著他繼續喝,當喝到第四瓶時,胃很難受,把所有的東西都吐了出來。以后的事他就不知道了。至此以后,他一聽到喝酒他就惡心。
從這一事例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示:正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心理上往往會有一種強烈的對抗性,不管你向他提什么樣的建議,他總是喜歡跟你對著干。對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如果你采取遏制的方法去改變,他本身就具有的對抗性會更加強烈的噴發出來,你越是遏制,學生就越是企圖超越你的遏制,其結果就如同鯀治水一樣,越治水患越嚴重。遏制決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如果我們能換一種方式,讓他在特定的范圍內“瘋狂”到極限,使這種不良行為習慣給他的擁有者帶來無味或極度的痛苦,那么,這種不良習慣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自然滅亡。這種方法就如同大禹治水一樣可以徹底根除水患。
我班有一位學生上課特別愛與周圍同學閑聊,我曾多次對他進行批評教育,但效果不佳。一天晚自習課上,我又發現他與同桌聊的興頭十足。“上帝要叫他滅亡,必先讓他瘋狂。”徹底根治他這一不良行為習慣的時機終于到了。我對全班同學說:“大家經過一天的緊張學習,已經很累了,同學們愿不愿意聽一段精彩的演講。”同學們高聲叫好。我接著說:“最近我發現咱們班有一位同學才思敏捷,雄辯滔滔,演講天賦很高,而且他還十分勤奮好學,善于抓住一切時間磨練自己的演講技能。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給大家來一段精彩的演講。”同學們掌聲如雷。他卻紅著臉站起來,低著頭一言不發。他越是不說話,同學們的掌聲就越是激烈,他也就越是感到無地自容。我說道:“一個男子漢,頂天立地,怎么像個小姑娘羞羞答答的,好鋼要使在刀刃上!”他突然說道:“今天,我當著老師和同學們的面保證:從今往后,我決不再在上課時說閑話,決不再影響同學們的學習,不擾亂課堂秩序,請老師和同學們看我的行動吧。”自那以后,他非常遵守課堂紀律,真是一諾千斤!并且,在班里舉行的演講比賽上一舉奪冠。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也不外乎特殊情況,那就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想出更高明的辦法去面對了。
凡做過班主任的教師,對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都有著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以上僅為我自己三年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點心得體會,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老師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