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講究“留白”,其實教育也是一門藝術,在師生互動中,也需要留一點空白,多一點等待,給學生留一些思考空間。真正高明的教師,往往在說話時喜歡用值得思考的話去點醒學生,讓學生從自己的話中去體會真正的意思,從而改正錯誤,提高自己,明確方向。
指導學生,通過“創意講解”,給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
案例:初一(5)班在上“暢想青春”主題班會時,班主任兼英語教師楊老師組織學生根據26個字母的形狀,描繪自己眼中的青春,她還給出了示例:“青春是一個小寫的n,是一扇又一扇的門等我們用智慧去開啟;青春是大寫的M,是一座又一座的山,我們要用堅強的意志去跨越它。”三分鐘獨立思考后,學生們踴躍展示自己的創意,一個學生說青春是大寫的Y,是一個人生岔路口,我們要用理智的頭腦作出正確的選擇,贏得一片喝彩。這時,楊老師看見何兵的手舉得比誰都高,他竟然畫了一只烏龜,何兵紅著臉說:“我認為青春像一只安詳的烏龜,雖然爬得慢,但是一步一個腳印很踏實地走著人生的路,而且烏龜是長壽的,所以它是健康的,有活力的,就像我們的青春。”聽著何兵詩一般的話,楊老師說:“老師也愿意做這只有活力的烏龜。”
反思: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很多老師在教學時都希望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迅速作出回答,殊不知這樣做會有多少富有創意的見解與我們擦肩而過。如果我們能像楊老師這樣,通過“創意講解”,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就能因此而激起學生更多的靈感,讓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
規勸學生,通過“借題發揮”,給學生思考后果的空間
案例:新學期伊始,經驗豐富的吳老師臨危受命,擔任被稱為“亂班”的初三(2)班班主任,當他第一次走進教室,上課鈴已經響起,但大部分同學仍三五成群,揮舞著撲克,正殺得難分難解??匆娦吕蠋熯M班,學生們若無其事地回到座位上。吳老師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講話:“同學們,我發現你們對學習‘54號文件’的積極性都很高啊!你們知道嗎?我在這方面也是很有研究的。你們知道為什么一副撲克由54張組成?為什么一副牌要分成4種花色?一副小小的撲克牌蘊藏著如此豐富的知識,我們只是將它作為玩具未免顯得太簡單了。就像我們每天要來學校上課一樣,我們為什么要來上課呢?是來打撲克的嗎?如果總是打撲克,今后會怎樣呢?誰會成為撲克牌中的‘大王’,誰又會成為人見人欺的‘方塊4’呢?”許多同學都低下了頭,從此,這個班的各方面成績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反思:面對所謂的“亂班”,吳老師用學生們喜愛的撲克牌為例,巧妙地“借題發揮”,從而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及時點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去思考事情的后果,學生自然會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不僅贏得了學生們對他的信服和尊重,也達到了“點石成金”的規勸效果。 思考前景的空間案例:初二(6)班新轉來一個學生叫李默,這是個門門功課“開紅燈”的孩子,許多老師甚至連家長都覺得他已無可救藥。可班主任胡老師卻覺得背后有故事,于是特意找來李默問:“你現在最想做什么?”李默暗淡的眼睛突然一亮:“打電腦游戲!”于是,胡老師和他相約周日去網吧打游戲。游戲打完之后,胡老師說:“玩游戲你已經是最好,想不想在其他方面也做得更好?老師當年特別喜歡踢足球,幾乎每天放學都踢到很晚,但是學習成績卻受到了影響,后來我意識到踢足球只是愛好,因為我并不能以此為職業。”李默說:“玩電腦也不可能成為職業,只是我在電腦前能控制整個‘戰爭’,很有成就感!我太笨了,學習上我沒有自信!”胡老師說:“如果你真的很笨,怎能將游戲玩得這么好?”幾天后,李默找到胡老師說:“我仔細想了您的話,我想試試看,改變一下我自己。”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默有了很大改變,上課態度端正了,發言也積極了,與同學關系融洽了,去網吧的次數也逐漸減少了。
反思:李默一度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而通過玩電腦游戲,他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心理滿足。這時,教師如果用大道理開導,學生定會厭煩。胡老師為了深入了解李默迷戀游戲的內在動機,深入現場,細致觀察,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因勢利導”,給學生留出思考前景的空間,最終挽救了一個看似無可救藥的學生。
管理學生的留白藝術
時間: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