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生是我國培養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做好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藝術,注意語言的運用,選擇好思想政治教育時機,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口。只有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藝術,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中學生是我國培養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好青年對于未來幾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意義非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黨各項事業的生命線,同樣,在中學生教育中,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關系到中學教育的最終成敗,關系到我國的人才培養計劃,關系到我們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繁榮。做好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挑起大梁,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選擇有效的教育方法,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藝術。在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科學方法的運用固然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藝術的運用也必不可少。把握好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藝術,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藝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常是班主任)為了有效地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創造性運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總和。它是中學班主任學識、才能、智慧、品格、經驗、膽識和靈感的綜合體現。?
一、語言運用藝術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語言是一種最精細、最銳利的工具,我們的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它去啟迪學生們的心靈。”?2?很多班主任總是苦惱于學生思想工作無效果,這跟班主任使用什么樣的語言有很大的關系。語言是神氣的工具,運用好了,學生對班主任會由衷欽佩,運用不好,反倒破壞師生關系。班主任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過程中應注意一下幾點:首先要會說,語言要準確通俗。有的班主任缺乏應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或者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在對學生的教育、教會、教化、引導、啟發、表揚、批評的過程中不知從何說起,不知如何來說。這就要求班主任加強學生思想工作理論學習,多借鑒他人的思想工作有效經驗。班主任在思想工作中還要措辭恰當,注意分寸,切勿說出有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話語。再比如,對表揚的事實不夸大,不縮小,客觀公正。其次,語言風格力求過樣化。這是由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對象的多樣性特征所決定的。班主任應熟悉和把握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點,避免思想工作中的“千篇一律”,“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針對不同學生、同一學生的不同情況運用不同風格的語言。最后,班主任要注意語氣語調的運用。語言語調的把握是班主任語言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要與具體情境相協調,恰到好處,以增強語言的愉悅力合感染力,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二、選擇時機的藝術
在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時機選擇得好,則事半功倍,而錯過了時機,則往往事倍功半。《學記》上有句話:“當其可時謂時。”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思想工作。只有把握時機,掌握火候,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選擇時機,就是要求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時和適時。早了,學生還沒有萌發強烈的精神發展的需求,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可能激不起他們的反應,自然談不上什么教育效果;晚了,學生的不良心理可能已經形成,糾偏的難度就大了。
例如,當學生受到獎勵時,班主任要充分肯定其成績,同時也要提醒他們戒驕戒躁,確立新的目標;在學生做了錯事而不服氣時,班主任冷觀其色,待學生怒氣消后再進行啟發教育;在學生遇到失敗、遭受挫折、情緒低落時,班主任要從側面了解其原因,并及時地表示關切理解,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而再實施教育,這時候學生往往能“聽進”班主任的話。可見,教育是否適時和及時,對學生的教育效果有重要影響。
三、選擇突破口的藝術
選擇突破口是與選擇時機相聯系又區別的一種教育藝術。選擇時機重在教育最佳時間的選擇,而選擇突破口則重在把握學生思想上的特點、矛盾以及認識上的焦點,從而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手之處。突破口選擇得好不好,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重要影響。選擇恰當,不僅能直接解決和突破口有關的問題,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反正,班主任的工作可能流于表面,難以深入,效果自然不佳。
就整個班集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班主任要抓住絕大多數學生共同關心的熱點、認識上普遍存在的疑惑之點、情感上的敏感點以及容易發生共振的共鳴點等,這些都是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比如,2008年,我國部分省市發生群體性“棄考”事件,這對于中學生的思想觀念影響較大,班主任應及時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引導他們正確認識這一現象,堅定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的信念和信心。就個體教育而言,班主任應把學生身上的長處、優點即閃光點作為主要的突破口,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上進心,使其更好地發揮內在的積極因素,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覺克服缺點和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比如,有學生喜歡并且擅長玩游戲,在學習上卻一塌糊涂,班主任可借助機會公開稱贊、表揚該學生,有的教師甚至直接向學生請教如何打游戲,待取得學生的心理認同之后,再教育學生處理好學習和游戲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