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學校管理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學校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我國教育的發展,從而也影響了一代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本文論證了學校的教育人員與教育對象的管理,較全面地闡述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管理工作。要使學校管理得法,必須探索學校管理學的科學理論,掌握學校管理的客觀規律,不斷地改革與創新。
教育人員的管理包括領導、教師、班主任等,教育對象的管理是針對學生而言。
教師是學校的靈魂。一所學校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活動,“大學非有大樓之謂也”,教師是文化科學、意識形態的傳遞者;是未來社會人才的生產者。
我認為學校對教師的管理應從以下三方面人手
1教師隊伍的結構
教師隊伍結構問題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群體的結構一般包括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親緣結構、專業結構及“雙師型”教師比例等。
年齡結構中并非某個年齡階段的越多越好,通常年長的教幣經驗豐富,工作穩健,而青年教師精力充沛,工作熱情高,需要取長補短,互為補充。
職稱結構可以看出學校的教學水平,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教師的文化底蘊和發展潛力。雖然對單位個人說僅看教師學歷是不夠的但對學校教師隊伍整體來說學歷是十分重要的。
親緣結構,學校在選用教師時,讓不同學校畢業的教師的教學習慣,研究習慣,實驗實習方法,學生管理方法,互相學習借鑒。
“雙師型”教師是職業院校的一種特殊要求,一所學校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型”教師要求達到相當一部分比例。
2學生管理是學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主要是對班級管理
我國著名教育專家魏書生對班級的管理,就是實行群體決策。他認為班級學生人人都是副班主任,個個都是助手,對于較重大的事,分別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后集體舉手或投票表決。要通過多渠道,全方位的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練機會,讓學生的協調能力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增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學生一直是管理的對象,即處于客體的地位,如果讓學生參與管理,就會使其成為管理主體的一部分。既參與管理也參與決策,管理應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學生的意志和要求。凡是學生能參與管理的應放手讓學生參與。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1位置意識,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還應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班主任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發揮主要作用,指導學生的學習和集體工作,善于聽取群眾的呼聲,體現學生的需要。班主任確立在班級中的位置可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供廣闊的空間。
3.2參與意識,在確立位置意識的基礎上,班主任還應確立參與意識,要以學生的朋友身份主動平等地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只有主動平等地參與活動班主任才能真正體驗班級活動的成功與不足,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3.3競爭意識,班主任只有具備較強的競爭意識,才能銳意進取、推陳出新。要形成班與班之間競爭,要對照班上的特點去吸取外班的精華,相互學習,樹立自己在班上的威信。得到學生的稱贊與擁戴。
我們目前所處的是一個社會轉型,體制轉軌,觀念轉變的時代,是一個社會各類人才大競爭,世界經濟大開放,科學技術大發展的一個新時代,學校的學生管理也應當做出相應的改革創新,我認為學生管理改革創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創新教育管理觀念。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讓學生的個體差異進一步擴大,過去統一的培養規格,不符合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教育對象變化了,教育的人才觀,質量觀要轉變,教育不能只埋怨學生素質低,而要提供適應學生個體差異的課程和安排合理地學習進程。改變傳統教育統一培養規格,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實行彈性學制。
第二、強化制度規范。學校要在明確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對學生管理的具體方式與方法作出明確要求,制定實施細則。
制訂管理制度時要敢于創新與變革。教育要在辦學過程中應對課程體系,招生就業,學籍管理,學生管理等一整套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通過改革打破常規,構建開放性職業教育新體制。
第三、加大教育教學的投入。注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需要先進的生產實習設備。學校在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想使自己的學生能夠達到一技多能,適應市場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就必須加大先進設備的投人,必須克服進入市場所帶來的資金困難。高校的管理離不開高效的工作方法,這樣才能使學校在新的歷史下快速,健康發展。學校對班主任的管理是教育管理中一個重要一環,而班主任在學校中擔當的角色是多方面的。這反映了學校教育活動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表明社會,學生和廣大家長對班主任寄予多種期望。班主任正確,深刻而又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職責,樹立“多角色意識”,并加強自身人格與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工作的成敗。
總的來說,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管理工作,而管理工作的好壞關系到這所學校的生存,因為學校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學生。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才能使學校繼續生存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張楚延著:《學校管理學》,湖南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
[2]眭依凡著:《大學校長的教育理論與治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張濟正主編:《學校管理學導論》(修訂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
[4]吳志宏主編:《教育管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黃中意楊昌江著:《創新教育論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版